前言。
位于四川甘孜白玉县的亚青寺,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与拉萨色达相媲美的藏传佛教修行之地。
虽然它位置偏远,但每年仍吸引许多信徒朝圣,尤其吸引眼球的是,这里竟然有两万名女性在修行。
这个规模之大,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
亚青寺景色宜人,宛若一幅画。
一、中国最牛尼姑庵。
这里的女性还未入庙,就已经被冠上了尼姑的称号。
其实亚青寺庵内,还是修行者们,她们包括尼姑和抓婆,也就是僧尼和丛林尼姑。
在亚青寺中,出家尼姑被称为“觉姆”,而出家的僧人则被称为“扎巴”。
在这里修行的人以觉姆为主,她们负责寺庙的开光、维护、清洁和各种法会等等。
而扎巴们一般负责在寺庙里修房子、搞建筑和修造。
亚青寺最为神奇的是,这里竟然是一个“当代女儿国”。
除了一些游客和工作人员,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女性。
而且只要是女性,无论凡人还是高僧,只要到亚青寺就一定要守规矩,大家统一穿红色僧衣,谁也看不出身份的高低。
亚青寺内,出家的尼姑们在祈福。
亚青寺中的红衣尼姑,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样,她们有吃有喝,也有着能干家务活的双手,不过大家的穿着却基本相似,一头藏式发型,脸上无粉,全身包裹在一件红色的僧服中,到哪里都让人觉得肃穆宁静。
这里女性占绝对大多数的原因是,亚青寺的僧人并不是家喻户晓的角色,而是来自各地的信众。
修行者们都是依靠寺庙的食物和住宿来供养自己。
对于男性来说,生活在社会上,他们更容易获得金钱,而女性则不然。
她们往往为了生计和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但在亚青寺却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住宿和衣物供应,甚至还有专门的免费火车票,可以让她们无忧地前往四川甘孜白玉县。
她们在这里无需为吃穿发愁,也无需为家庭的种种烦恼挠头,她们可以安心地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可以说亚青寺为这些女性提供了一个可以重拾信仰的机会和一个纯净的修行环境。
二、上百间小屋子和一条不死规定。
亚青寺始建于1985年,当时庵内只有不到一百名修行者,在这些修行者中,大部分人只能够抽出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修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下了家庭和生活的种种牵连,纷纷前往亚青寺。
现在庵内已经修建了数以万计的小屋子,而且修建的时间和地点,也都由修行者们自己来决定。
亚青寺中的红衣尼姑。
每到深夜,数以万计的灯光渐渐熄灭,庵内也渐渐变得安静起来,这时候,一条不死规定也在这里生效了,那就是庵内的所有女性在天黑之后都不得出屋。
因为寺庙内很少有卫生间,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庵内不会有女性出现。
同时,这也是为了防止男女交合,毕竟男女共处的环境中,总会有一些不经意的碰触。
当然这一规定对庵内的女性们来说,一点都不苛刻甚至一点儿也不叫勉强,相反,她们还认为这个规定很合理,因为她们都是为了修行而来,不愿意被世俗的杂念所侵扰。
女性们在这里不仅能够远离尘世纷扰,更能够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净土,她们可以尽情地沉浸在佛法中,自由地绽放自己的光芒。
而庵内的男性们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吃醋,这些男性在这个时间点通常也会在自己的房子里,专心致志地修行佛法。
亚青寺的建筑风格以藏式建筑为主。
不得不佩服的是,在亚青寺内,女性们的日常生活并不单调乏味,而是十分丰富多彩,她们每天都要进行数个小时的念经诵佛,举行法会等仪式。
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女修团体。
当然,她们也都会亲自动手为自己的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这些饭菜都是寺庙免费提供的素斋,寺内还会专门安排人员进行做饭。
而且每逢佛诞等重要节日,寺内还会专门为女性们准备好各种美味的斋菜,她们既可以愉快地进餐,也可以获得菩萨的加持。
三、严格的庙规和殊胜的地理位置。
亚青寺虽然是一个庙,但它的管理、制度却有些严格,这里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考核,修行者们必须在考核中获得及格才能继续修行。
而一旦时至农忙季节,她们还会放下手中的一切,前往田间劳作,增加知识。
此外,亚青寺还有一个十分苛刻的规定,那就是在白天极端天气时,觉姆们必须在屋内念经。
尽管白天念经极其辛苦,但为了信仰,觉姆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忙碌,投入到了念经中。
觉姆们正在进行念经诵佛。
亚青寺座落在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岛屿之上,这里没有任何尘世的烦恼,只有一望无垠的绿色和净化身心的灵山圣地,这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个绝佳的修行之地。
说起亚青寺,人们既会觉得它神秘难测,又会觉得它神圣莫测,但对庵内的修行者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神圣的道场,更是一个可以净化心灵的圣地。
笔者认为。
亚青寺庵内的女修,她们拥有身体健康,也拥有良好的信仰,甚至她们还可以在寺内得到免费的住宿和饮食,在这个看脸的社会中,这样的福利可谓是相当不错了。
当然在这里,她们也需要倒腾水和打扫卫生等繁重的活,但与其在社会上辛苦忙碌,不如在这里清静养心。
正所谓“聚精会神,方见成效”,她们将精力只专注在修身养性这一件事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收获。
希望这些身处亚青寺内的女性,她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修得心灵的净土,更可以在将来修成正果,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