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男子在景区“搔首弄姿”,妇女拍照前精心打扮


我们现在往往通过影视剧认识清朝人物,但是这种认识必然与真实历史有较大偏差。所以,老照片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它们真实还原了100多前人物的形象。今天为大家推出的这一组老照片,有文武官员,有旗人妇女,也有景区的游客,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
淑女与古琴。
照片中的女子衣着华丽,配饰讲究,面容姣好,左手托腮,面部略带愁容,极尽东方女性的优雅与柔美。照相馆的摆设也十分讲究,桌面上除了古琴,还有书籍、香炉、盆景等。背景虚化处理,使得人物更加突出。
一个家庭的女眷合影。
年轻女子合影。
这些女子穿着华丽的服装,妆容精致,只是黑白照片不能把耀眼的色彩记录下来,使她们的美逊色了几分。她们穿的是延续明朝特色的汉服——袄裙,现在喜欢汉服的朋友可以参考。
旗人妇女合影。
很显然,她们在拍照之前进行了精心的梳妆打扮,“大拉翅”端端正正,头发一丝不乱,嘴唇也涂了口红。那时候拍一次照片不容易,所以要隆重对待。
男子游玩时合影留念。
画面中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搔首弄姿”,构图十分讲究,从环境来看疑似江浙地区。晚清时期,照相机逐渐在民间普及之后,人们就喜欢在景区拍照,流传至今的相关照片为数不少。
大清驻德国钦差大臣荫昌。
荫昌早年留学德国,后来又任驻德使节,归国后在北洋武备学堂工作,1900年投到袁世凯麾下,从此成为袁的心腹。1901年再度出任驻德国钦差大臣,归国后任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陆军大臣等职。武昌起义时,奉命率军赴武汉镇压。进入民国,为袁世凯看家护院。
骑马、穿甲胄的武官。
这张照片记录了清朝武官的标准形象。那身甲胄看上去威风凛凛,在冷兵器时代还能派上用场,在晚清热兵器的环境下,已经很难起到防护效果了。此照展示了清军改革滞后的一面。
骑马、穿常服的武官。
清朝有规定,武官不得坐轿,只能骑马,以免养成文弱之气,消磨战斗力。康雍乾时期,武官坐轿一旦被揭发,皇帝就会免了他的职;晚清军队纪律废弛,武官违规现象多发,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般不作处罚。
戴暖帽、穿皮裘的官员。
清朝官员根据季节的变化,会定时更换冠服。立夏前数日,开始戴凉帽、穿夏装;立冬前数日,开始戴暖帽、穿冬装。他佩戴着朝珠,我们推断他的品级在五品以上。
坐在马车上的官员。
这位官员坐马车出行,不仅有车夫伺候,车前头还有“顶马”引路。“顶马”即骑马走在队列最前的差役,作用在于驱散挡道的人群,以显示官员的威风和排场。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