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老照片:清军炮轰村庄,纵火焚烧民宅商铺


1911年10月10日晚上,酝酿已久的武昌起义爆发。就让我们跟随目击者拍摄的老照片,共同感受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现场细节,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武昌起义前夕,革命志士被捕。
武昌起义原定于10月11日发动,但9日下午革命党人在制造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湖广总督瑞澂察觉异常,下令武汉全城戒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尤为糟糕的是,一份革命党人名册落入官府之手。很快,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等数十位革命党人被捕。

革命军,臂缠白布。
彭、刘、杨三人于10日凌晨英勇就义,而瑞澂仍饬令军警搜捕革命党人。为了避免更多人被捕,新军第8镇工程第8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战壕里的革命军。
工程第8营的枪声惊动了周围的驻军,并给以热烈响应。11日清晨,革命军光复武昌。11日晚,汉阳、汉口的革命军相继发动起义。12日,汉阳、汉口先后光复。

清军。
起义初期,革命军如摧枯拉朽一般,节节胜利,而清军士气低落,不堪一击,每次接仗都是先逃为“敬”。

清军占领汉口火车站。
革命党人组建了湖北军政府,然而,要保住胜利果实是不容易的,清军开始调兵遣将组织反击,从水陆两方面对武汉形成夹击之势。10月18日以后,革命军在汉口刘家庙与清军展开拉锯战,但终因清军后援不断赶至,寡不敌众,不得不在11月2日放弃汉口,退守汉阳。

革命军行进在汉口的废墟中。
双方激战过程中,清军第1军统制冯国璋为了加快进攻的步伐,竟然下令焚烧民宅商铺,熊熊大火燃烧数日,使繁华的汉口城区变成一片废墟。

汉口被烧毁的房屋。
在汉口战事进行过程中,袁世凯正式出山,调整部署,并亲自到湖北孝感督阵。当时集结汉口的清军有1万多人,且装备机枪、大炮等精良武器。而革命军只有6000多人,武器装备也不尽如人意,在战场上面临较大压力。另外还有两点让革命军处于劣势:第一,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缺乏威信,不能指挥革命全局;第二,革命军临时招募了新兵,训练不足,没能增强战斗力。

革命军招募的新兵。
11月16日,革命军组织力量反攻汉口,以失败告终。11月21日清军又大举进攻汉阳,革命军顽强抵抗,付出重大牺牲,仍然未能站稳脚跟。27日,汉阳失守。

清军炮轰革命军阵地。
武汉三镇,革命军失其二,仅剩武昌尚在控制之中。冯国璋率军夺取汉阳后,本欲乘胜进攻武昌,但是袁世凯给他打长途电话阻止了这一行动。老袁安排了和议,要玩两面手法。一方面使武昌处于清军威胁之下,迫使革命党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另一方面不想一举扑灭革命势力,借以施压清廷,以收进一步揽权之效。

清军舰艇炮轰村庄。
武汉的战局虽然对革命军不利,但革命军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各省纷纷响应,汇聚成了辛亥革命的强大声势。两个月时间内,全国18个省中有14个先后宣告独立,建立革命政权,最终埋葬了清王朝。
思考题:辛亥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清军内部发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