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坊路百货,永安路百货,大方百货,风雨六十年,这有不变的老北京情怀!
现如今,在北京一说起购物,您一出门儿就是各种商场,超市,菜市场,可以随便的选择,但如果把时间倒退回三十年前,北京城的百货商店才是北京人购物的不二之选,甭看地儿不大,可大到鞋帽,服装,家用电器,小到您家里用的锅碗瓢盆儿,针头线脑,在这儿都应有尽有
一:宣武区,虎坊路百货
时至今日,老北京人记忆中的老百货商店已经是屈指可数了,今儿就跟大伙儿聊三家老百货商店,首先要说的就是宣武区,虎坊路的百货商店,这家老店为生活在宣武区的北京人服务,已经六十多年了,最早属于宣武百货公司的老国营商店
1998年,股份制改革后,留下来的老员工们自个儿承包了这家老店,并且一直坚持独立经营至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店面儿的陈设依然没变,卖的老货品没变,就连门口的玻璃柜陈设都透着一股子亲切劲儿,用老北京人的话说,这就是小时候的感觉
多会儿进来,都能感受到老北京的人情味儿,主要卖的都是过去老北京的东西,再加上售货员全都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所有大伙儿都愿意上这儿,往小了说是一种生活习惯,往大了说北京人买的不光是老物件,更是一种情怀,有老人小时候的记忆
别看如今的老百货店,只剩下了百余平米的经营面积,可这几个不起眼儿的柜台却经营着十几种类别,四百多种商品,在虎坊路百货,您可以找到很多带着回忆的老物件,比方说老北京人家过去用的铁锅,您自然会想起,过年时家里的小炖肉,看着北京鹿牌保温壶,曾几何时,这里装着儿时最馋的冰棍儿
还有这小瓷盆儿,小瓷碗儿,儿时的北京幼儿园,小朋友吃饭,都用这个,虎坊路百货商店十几年来,有着自个儿的坚持,坚持不外租柜台,坚持销售老国货,坚持售货员站柜台卖货,还保留着老北京国营商店的那份亲切,不过,这些年,也有了新的变化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售货员,甚至有了八零后的身影,据说招收的范围都在老员工的子女上,用北京话说就是接老家儿的班儿,最早的经理是宣武土著张东玲,也就是说,虎坊路百货不光坚持售卖老国营,还在人员接班儿的问题上,进行了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为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且虎坊路百货还有了自个儿的网站,最畅销的商品,您都能在网上一览无余,公众号也会定期发文,按主题,按节令宣传自个儿的货品,老百货商店在新时代又有了新理念,未来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坚持为老南城人服务下去
二:永安路百货
永安路百货自1958年开业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它的前身,老北京人应该还都记得,正是宣武百货公司,后来经过改制,成为了独立经营的股份制公司, 在这里,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您看这玻璃柜,木头货架,还有墙上的一幅幅宣传画儿,天桥杂耍卖艺的老照片,所有元素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营造出了一种老北京氛围,让北京土著对过去的时光,有一种回忆进门儿就能让您回到五六十年代,这里不仅店老,卖的物件也老,海魂衫,运动服,国货老化妆品 ,还有针头线脑儿等物品,这些东西在大商场里已经很难再看到了,但在七八十年代,却是家家必备
老北京人来这儿买东西,除了惦记那些用惯了的老物件,更是愿意跟售货员如亲人般热热地聊上几句,在老百货店,一圈儿转下来,不知道您各位发现没有,这儿从经理到售货员,都是一水儿的北京爷们儿,一进门儿的针织柜台,卖货的是老张,张志国,老爷子在这家店,已经工作四十多年了
日杂柜台,卖货的北京大哥同样姓张,叫张全力,这儿的货品从锅碗瓢盆到针头线脑儿,特别琐碎,可在他的心里,却有一本儿清清楚楚的账,化妆品柜台,您甭看人家是老爷们儿卖货,可介绍起商品来,一点都不含糊,头头是道
除了站柜台的售货员,店里还有一位巧手的男裁缝,据说手艺是父辈家传,在永安路少说也有三十多年了,从做衣服到缝被褥,还有露耳朵的玲珑枕,对他而言都不在话下,按理来说,百货商店站柜台,那是女性的天下,这里为什么都是北京爷们儿呢?
原因很简单,女职工50岁退休,男职工60岁退休,女职工回家带孙子,走了以后,就剩下了这帮老爷们儿了,在不少宣武土著的心里,永安路百货,就是活化石般的存在,地道北京味儿,仅此一家!
三:崇文区,大方百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市政府为了改善北京人的居住环境,在前三门,金鱼池,虎坊桥等地建了很多简易楼,并且在周边,设立了百货商店,副食店等配套商业设施,老崇文的大方百货就是当年服务于前三门居民区的一家老国营百货店
自1979年开店起就一直经营化妆品,布匹,鞋帽服装等商品,时至今日,崇文区的老北京人一说买东西都更愿意上大方百货,怀着一种怀旧心情,哪怕没有需要,也愿意进门儿转一圈,走进大方百货,时间仿佛倒退了好几十年,商品还是跟从前一样,摆在柜台里
价签儿是手写的,算账用的老算盘,手机支付那是后来的事儿,很多北京人都跟售货员变成了朋友,国营老员工身上的那股热乎劲儿依然没有改变,同时还坚持着国营老规矩,对他们来说,卖货不仅仅是挣钱,百货也不是单纯的商业场所,为北京人服务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现做棉被,一直是大方百货的传统,考虑到棉被是贴身儿的物件,做之前老北京人讲究将被里被面儿先过一遍水,这样用起来,又干净又舒服,大方卖的衣服算不上时尚,但足够肥大,穿上保证舒服,花布更是大方的一景儿,改革开放前,北京都是计划经济
讲究一尺布一尺布票,那时候大方就淘换到了外贸转内销的布,虽然也要布票,但价格相当便宜,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方当年在北京名噪一时,之所以叫大方百货,就跟老北京人的性格一样,大大方方的,从不玩儿虚的!
虎坊路百货,永安路百货,大方百货,三家怀旧百货商店,依然坚持售卖老国货,北京人图的不光是便宜,更重要的是这有永不变质的老北京情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