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腊八节,图的是个节日氛围,主打一个传统,讲究还真不少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
腊八儿节,有新旧交替的寓意,为了讨一个好的彩头儿,所有北京北京人家,都有一个必做项目,那就是泡腊八儿蒜,熬腊八儿粥,不同于其他城市那些五花八门儿的过节方式,老北京人则是主打一个传统,今儿就借着这个主题,跟大伙儿聊聊北京人的讲究!
首先要说的是传统腊八儿粥,要想熬吃一锅黏糯软烂的腊八儿粥,各类米,头天夜里就得泡上,豆子要提前蒸熟,熬的顺序也有讲究,泡得的米先下锅,据说过去老北京,腊八儿节这天,必须有个专门的人,站那不停地搅,因为它有一个好寓意,好彩头儿。
您这锅粥要是熬糊了,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这一家儿人都稀里糊涂的,等米熬开以后,依次加入各类豆子,等临出锅的时候,再加入干果儿,等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腊八儿粥就能上桌儿了,趁热来上一口,各种粮食混合到一起,会产生一种复合型香味儿,既应景儿又解馋。
当然了,您如果不想自个儿跟家做,上外边儿也能买着,各家老字号都做足了准备,凌晨两点开始熬制,比方说清真老字号,护国寺小吃店,鸦儿李记,锦芳小吃店,牛街洪记小吃,马记小吃,百年湘菜曲园儿,柳泉居等等,都能看着现熬的腊八儿粥。
老西安饭庄,鸿宾楼还会在腊八儿这天,卖一些自个儿腌制的腊八儿蒜,不出所料的话,不少北京人已经跟店门口排起长龙了,您不光可以进店品尝,还能跟家在线上下单,一天能出售2000多碗,大伙儿扎堆儿,不是为了跟风凑热闹,而是为了遵循传统,图的是个节日氛围。
在北新桥街道,每年一到这天,就会熬好几锅的腊八儿粥,请街坊们品尝,名儿叫汲养轩,甭管哪儿的人,进门儿都能免费喝粥,要不怎么说老北京人都是热心肠儿呢,骨子里就透着热情,甭看是自个儿家做的,但口味丝毫不逊色于外边儿的粥铺。
比方说养生粥,八宝粥,羊肉腊八儿粥,毫不夸张的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北京味儿,料足嘬实,您可四九城都买不着,因为粥铺他做不出来,跟老街坊们聚在一起,听着熟悉的乡音,聊聊家常,还真是件高兴的事儿。
喝腊八儿粥,是咱北京人的老传统,以前是为了祭祀神灵,还得把粥送给穷苦人家,为了给自个儿积德修福,如今,熬一锅腊八儿粥,亲戚朋友一起品尝,甭提多惬意了,粥这吃食,有营养价值,还好消化,不少老北京每天都离不开这口儿稀饭,尤其是大冬天儿的,喝点粥身子滋润。
年轻人都热衷于过各种洋节,不是圣诞节就是万圣节,中国人自个儿的节日,反倒被逐渐淡忘,如果老北京人同样不重视的话,像腊八儿这样的传统节日,很快就会走向灭亡。
腊八儿节传统习俗,除了喝京味儿腊八儿粥,北京人还要腌制腊八儿蒜,今儿个您腌上,到了大年三十儿吃馅儿的时候,就能蘸腊八儿醋,吃颜色翠绿,口味儿偏酸,偏辣的腊八儿蒜了。
买蒜,挑蒜,同样有讲究,老北京人只买紫皮儿蒜,紫皮儿口感好,还特脆,泡得了以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翠绿色的,重点是好剥,蒜瓣儿大,还得吃,您挑的时候,尽量选压手的买,分量沉,证明它的水分足,然后就是醋了,必须是龙门米醋,别的都不灵。
买回来,找一罐头瓶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剥蒜,泡蒜,好不热闹,过节,过节,不就是为了跟家人聚在一起吗,值得一提的是泡的过程当中,您千万不能沾水,沾油,不然的话,您这瓶儿腊八儿蒜就毁了,用不了两天就都得烂了,制作成功的腊八儿蒜,应该是颜色儿碧绿,口感爽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眼看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可北京人感觉不到半点年味儿,除了媒体见天儿推送文章外,没有任何节日氛围,也就能在吃食上,来找寻儿时的记忆了,寒冬腊月,吃上一口热乎乎的京味儿腊八粥,北京人还真的是吃到嘴里,甜在心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