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京城之:感悟那些极品女性


早上打开手机,QQ自动推送了8年前的今天写就的一篇北京旅行小文。我像看见了8年前的自己一样亲切,忍不住仔细看了一遍,不禁感慨:时光不语,岁月不居。认真度过每一天,纵然平凡,日后也会留下片片记忆,如珍珠。

(下文为2014年11月23日写)
深秋初冬,紧张繁忙了一段工作后,想要出去旅行的愿望强烈,适逢好友相约,于是,一次闲逛京城之旅开启了。
在此次为期5天的京城闲逛中,有意无意间遇到了3位不同历史时期的极品女性,令人感悟良多。她们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末代皇后婉容、护国将军蔡锷的红颜知己小凤仙。宋庆龄故居位于后海北沿46号,原来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门前是碧波涟漪的什刹海,院内是绿树浓荫、移步换景的园林式布局。
1962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在此花园原来主体建筑旁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宋庆龄晚年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参观宋庆龄故居是一次精神洗礼。宋庆龄的前半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党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四处斡旋奔走。新中国成立后,她依然辛勤工作,家国胸襟,赤子情怀,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鞠躬尽瘁,被尊称为二十世纪的世界伟大女性之一,应该是实至名归。走近这位伟大的女性,感动我的是几处细节:她办公室兼卧室的落地台灯灯罩坏了,她不让买新的,而是自己和保姆用旧窗帘缝了一个用上。作为国家领导人,她出席外事活动永远都是雍容大方,魅力无限,但是平日居家穿衣服却极朴素,将衣服一补再补,补出“百家衣”。她客厅会见客人的椅子摆放也别具一格:自己的位置永远固定在拐角处,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庭院里有两棵海棠树,每到秋天结果时,她会亲手做海棠酱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吃……末代皇后婉容故居位于南锣鼓巷的帽儿胡同,很不起眼。我们确定是婉容故居后,穿过门楼进了院子,墙角储存的大白菜东倒西歪,院子里房子布局狭窄凌乱。在导游员的引领下,我们才来到了婉容故居,里面倒还像回事,有婉容的生平事迹图片,导游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婉容凄苦短暂的一生。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赋有善心,她是一位集中国传统美德及西方思想教育为一身的女人。由于父亲开明,她从小学习琴棋书画,还精通英语,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只可惜封建王朝大厦将倾之际,纵然她贵为皇后,内心善良正直并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也难逃劫难,跟着溥仪受尽了身心磨难,最终40岁在各种病痛中悲惨死去。居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的小凤仙因为护国将军蔡锷的垂青,是民国时期名动公卿的艺妓。她帮助蔡锷逃离袁世凯的软禁,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在周围破旧房屋的衬托下,云吉班(现在叫上林旅社)内建筑豪华气派,隐约能感觉到百年前的规格不同凡响,和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相比起来,这些背景都不重要了。
遇见蔡锷之前,小凤仙是一个长相一般、性格不算随和的二流艺妓,但是几次见面下来,小凤仙的才气、侠气和重情重义令蔡将军视为知己,从此两情相悦,生死相知。他们留下了很多情真意切的诗句,比如蔡锷送给小凤仙的“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小凤仙得知蔡锷英年早逝后,痛不欲生,遂写下:“九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才子佳人,成为千古美谈。宋庆龄的雕像前有她自己的一句话,大意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同样的人生。可见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人生,不仅是伟大的,而且也是充实无悔的。
小凤仙终身心念生命停止在34岁的蔡锷将军,也算达到了大多数女人向往的境界:遇见知己,享受爱情。
唯独婉容,生不逢时,遇人不淑,任有倾国倾城貌,爱国爱民心,也逃不脱浮萍凋零的凄惨命运。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