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22 恭迎2023
怎么就又来到了岁末年初?时光好无情,光阴太珍贵。
2022年,对于世界,大开大合,大悲大喜,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年份。对于我个人,接受放下,平和安静,心境受大环境和人生50这一重要节点的影响,也有了和以前大不一样的改变。
01
大疫之年唯惜平安
回望这一年,疫情印记非常深刻。
年初回家路过郑州东站,元旦后就再也买不了进京的票了。因祸得福,居家办公虽然不太方便,却和儿子、老公从容温馨地一起过了一个长长的幸福年。
五一前后,北京疫情突然紧张,我和室友被拉到长城脚下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封闭隔离,十余天里,除了空间与世隔绝外,工作生活没有受到影响。多年以后,我都不会忘记,国家是下了多大决心来保护百姓。
11月份,疫情再次紧张,我和妹妹以火花带闪电的遭遇,终于合理合法的迈过所有规定,在母亲三周年的时候,跪在了她的坟前,完成了一个重要心愿。事情办妥后,我回京正准备第二天上班,新来的室友由于出发地升级管控,接到需要居家隔离5天的通知。5天后,室友出去做核酸,遇到混管阳性,又是7天隔离。等这些日子过去,北京开始放开管控,身边开始出现阳性,我和两位室友纵然很久不出门,也未能幸免,几乎同时中招,继续居家隔离。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同事,远方的家人和朋友也陆续传来被阳的消息,所幸,虽然痛苦程度各不相同,还好均无大碍。但网上的视频就不忍多看了,很多人因为这次疫情失去了亲人。生死,从来就是人间第一大事,那种悲苦绝望,当事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平复缓解。
在病毒面前,人间精心制造的等级次序全部化成一条线。此一波,世俗的功名利禄不值一提:再好的佳肴,没有胃口;再好的房间,发烧不退;再好的美景,身不能至……只能静静躺平,素淡饮食,靠身体免疫力稳稳挺过去。
最艰难的时刻,希望,是有用的。窗外,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随着春回大地,伴着鞭炮声声,相信福泽祥瑞很快会降临人间。
02
出走半生找回自己
今年有个念头一直在提醒我:奔向50岁。我并没有觉得50岁就是老了,但确实是人生半百的一个标志。无论怎么说,即使有幸活一百岁,这一年也是中点拐弯的节点。
回望来时,真是感觉时光如电。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麦场上嬉闹的场景,大中午在邻居家墙外两个小树间翻跟头的兴致,村边树上逮知了的画面,田野里挖野菜、寻找毛毛丫的欢愉,仿佛如昨,却倏忽间,已经过去40余年。
然后就是上学、工作、成家、生活。普通如我,50年并没有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什么重要的事情。如今回想,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记忆留下来,有的是匆匆忙忙的日复一日,紧紧张张的年复一年。而那些在某个时间段认为特别重要的人或特别难以介怀的事如今想想,大多也已轻如鸿毛。而真正自己不曾花大心思去经营维护的亲人间的情感,则越发浓香深厚。
记得去年此时,我心中还总有些意难平,不是对别人,主要是对自己,是对命运的不甘,对梦想的不得,还是对现状的不满足不得而知,无论用多少鸡汤浇灌,以什么现实打脸,总是执迷不悟,眉心常锁,心绪不开。
迈入2022年后,这些情况像冰山遇见了暖阳,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分解融化,一种满满的知足感化解了心中所有的执念。这并不是突然得到了什么,而是认知像熟透的果实要落地一样,出现了不可阻挡的变化:感觉曾经想要的好像都得到了,没有得到的,也不想再要了。
原来,这几十年一直在奔向前方,寻找梦想,却忘记了找到自己、关照自己。我想,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一天,大概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也不是悲伤绝望的那一天,更不是别人称赞或贬损你的那一天,而是真正认清自己,走向自己,开始全身心珍爱自己的那一天。50岁这一年,我找到了这个点。还好,不算太晚。
贾平凹说,50岁时,“别人说我好话,我感谢人家,必要自问我是不是有他说的那样好?遇人轻我,肯定是我无可重处,若有诽谤和诋毁,全然是自己未成正果。”真的是这样,再也没有兴致去讨好让人费心思的人和事,一切随机随缘,如若不然,让花归花,树归树,也是挺恰当的状态。
对于一些需要感恩的人和事,要记在心间寻机报答;对于一些旧恨心魔,也无需劝自己大度,有善良有锋芒,才是快意人生,因为哪怕是佛,也不度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的迂人。
03
人到中年万事看轻
这几年,我下班没事爱去北京二环内各胡同溜达。这里,隔三岔五就会有一个高门大户,但,更多的是平头百姓。他们在墙外随便拉上一个绳子就晒起了并不鲜亮的被子和并不高端的内衣,从不顾及这里是世界文化名城,每天会有很多游人甚至国外友人经过。当然,随意用家里的盆盆罐罐栽花种草也是到处可见。
因为,吃喝拉撒的烟火人生才是人间大道。爱谁是谁,也左不过一日三餐,夜卧八尺。
不是吃山珍海味是福气,是吃口杂面汤还有好口味是福气;不是住豪门大宅是享受,是晚上倒头就睡不失眠是享受;位高权重不一定是大境界,心中无事才是真神仙。
那天,有一个短视频博主来到交道口胡同想看能不能遇见窦唯或者其家人。胡同口两位晒太阳的大姐说,都是平常人,你每天要做什么人家每天也要做什么,饿了要吃饭,病了要去医院,挺好一家人,应该并不希望有太多采访和打扰。
平日里,我们被媒体和想象影响的太多,脑补了不少远离真相的剧情和画面,累人累己。
“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少了,也不一定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扫落叶。”
50岁,“羡慕谁”“分别心”这些情绪忽然丢失了,知道了所有的表象都不代表真相,所有的真相都离不开人性,而所有的人性,基本相通。
04
人生下半场轻装简行
50岁,是人生上下半场重要分界线。上半场无论表现的好不好,下半场都要复盘反思,依据情况及时调频换道,轻装简行,因为时间存额有限,分分钟显得更加珍贵。
不争。无论和谁,都不要争。礼让出去,让对方高兴,让自己平静,因为和后50年内一定会离开这个世界相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论是道理还是钱财。
不怨。永远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做有建设意义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没有做好的事情,认就是了。不要怨恨环境和他人。没有一个人有义务为你的幸福快乐买单和付出,有是情分,没有是本分。在你不了解的地方,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
关注细节和小事。前半生一路策马奔腾攻城拔寨看风景,错过了太多灶头美食和身边美景。萝卜有多少种做法?鱼有多少种吃法?兰花怎么养才能气质更佳?没有作业的读书是种什么级别的享受?衣柜鞋架怎么收纳让人更身心愉悦?山间清泉夜间明月仔细看过吗?
健康是唯一的奢侈品。历史看多了,会有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就是太多栋梁级的英才天不假年。他们如果能多活哪怕十年二十年,历史的方向和进程可能会有根本性的转变,然而,没有。也有许多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名家大师,晚年被疾病折磨的功能尽失,尊严尽失。虽然有命数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通过尽人事,尽量减少和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首要在养心,饮食次之,外加坚持锻炼,尽量长久一些保持健康,利人利己利社会。
挥别2022,无论这一年有多少辛酸苦楚或欣喜快乐;恭迎2023,以一颗平和淡定的心双手接住每天打开门的日常生活,然后把它们用心经营,有序安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