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的雪



这个冬天,大概是因为汹涌而至的疫情,自己被迫熬过了一大段隔离、阻断、停滞、中招时光,听到或见到太多人健康受损甚至在不期然中失去生命的消息,心情持续无奈和低落。
所以从未在意过天气的我,忽然有一天,抬头仰望一直阴郁不开的天空诚心祈求:酝酿时间不短了,该下场雨或飘场雪了。
雪,终于来临了,在农历小年夜。
先是夹杂着细雨,轻轻飘飘,洒湿了地面,清冷了温度,洗涤了凡尘,通透了人间。如果此时远方的游子能提前到家,那份安然和幸福将成倍增大;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还在外漂泊,可能会更加盼望早日踏上回家的路。
三年疫情,深切体会到能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地活着,已是大不易,再能时时享受家人朋友的温馨团圆,真是幸福满满。至于旅行自由、美食自由、购买力自由等彷佛已是天方夜谭,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反复被虐后,令人更加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和万物共存的潜在规则;更加提醒自己切莫妄自尊大地认为没有人做不成的事情;更加感恩大疫之下社会正常运转背后无数人的努力支撑和从容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国家社会。
在此前不久的一天,气温大概降到了零下7、8度,疫情正迅速传播,阴昏的天空下,室外凛冽的狂风刮得人几乎站不住脚,室内纵使门窗紧闭,也能感受到从窗缝里刺进来的入骨寒意。由于隔离没有存够食品,饿了只能点外卖,当我双手接过外卖小哥按时送来的饭菜时,不禁为“同是他乡之客”而眼眶一热:谁家母亲的儿子,谁家妻子的老公,谁家儿女的父亲,要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依然坚持工作?
在被隔离和先后被阳后,我和两位室友度过了此生难忘的一段时光。我们同居一室,沟通却基本靠微信群,相互之间药食同享,却只能戴着口罩、喷着酒精送到对方门口。共同高烧期间,一旦几个小时听不见谁在群里说话,就会心急担忧,直到看到对方回答“健在”,才会大笑心安。
很久不发烧的我,烧了一天一夜,迷迷糊糊,不知饥饱,想不起要吃什么,觉得好多天吃的东西都不对口味。最后一个阳的室友说,我给你俩做饭,我不嫌弃你们。不大一会儿,她就端进来一碗酸汤味的西红柿鸡蛋面,我强起身趁热吃,没想到却吃到了最想要的那个口味。吃完那碗面后,我感觉周身通畅,精气神也提了起来,病顿时好了几分。如果人生有最佳记忆储存库,这件事一定入选。
我们三个平时生活都是朴素节俭的风格。但是疫情期间,大概是被隔离压抑得恼火了,于是每到周末,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购买足够丰富的食品,火锅、羊蝎子、烤鱼轮番登场,大快朵颐,边吃边聊,酣畅淋漓,一直到很久很久。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终于,在翻江倒海的一波“全民劫”后,曙光和希望渐渐呈现在大多数人面前。
新年前夕,我有幸提前结束了远方的漂泊,回到太行山脚下的家里,一边居家办公完成每天既定的工作任务,一边享受着、品味着日渐浓厚的过年气氛。
家人发现我做家务勤快了,做早餐精心了,脾气变缓了。他们不知道,几年漂泊在外,吃食堂、赶班车、住公寓的快节奏和孤独感,让我对居家生活有了重新审视和倍加珍惜。
曾经心心念念:人生应该有诗和远方;漂泊久了笃定认为:诗和远方是绚烂风景,家人闲坐、粥温灯暖可能才是令人踏实的人生。
窗外的雪,带给我的再也不是寒冷,而是心旷神怡的满足和安宁。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