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 GPT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动力,是完全正常的,并且我发现,如果我感觉没有动力,通常是因为那些事情是错误的。”解说者说,比如河流,从来没有想过要攀登高峰、挑战高度,主打一个“绕”字,最终也能顺利归入大海。
这是我今天早上学到的一个观点,感觉很受用,也给自己当前迷茫困惑的状态一个很好的注解和理由:不是我不愿意努力,可能本来方向是错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甚至萌生“太努力的事情也许从一开始就不对”的顿悟。如此,不如以后就像河流一样,不费力地顺势向前吧。
“在人生转折期,困难有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困难值不值得克服?值不值得克服怎么判断?要看是不是奔向那个你愿意成为的更好自己。如果是,那就要费些心思、下些功夫,克服困难,勇敢闯出舒适区。”
没隔半天,中午的直播间里,知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的话有逻辑有力量,也很符合我一贯的心性,仿佛专门为我当下的状态开出的“药方”。
只是,我究竟该听谁的,何去何从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对立却都有道理的观点,而如何正确看待并理解这些对立观点,是一个考验。
有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赛跑,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强调努力奋斗、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克服困难、持续努力,才能取得成绩和回报。
也有人持有相反观点。他们认为,生活已经足够忙碌和竞争,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放松,重塑心灵,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甚至是顺水推舟,找到愉悦和舒适的方法,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实现不了又如何?
究竟该怎么办呢?我们得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采集百家之长,和自己的人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发展,不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如果做一棵小草,风和日丽时尽享阳光雨露,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旦不同方向的“劲风”吹起,就会不由自主地东倒西歪,直不起腰来。
如果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做一棵树吧,尽情吸纳东西南北风的吹拂和滋养,始终迎着阳光,直立向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