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新年钟声即将敲响,2024年图景扑面而来。回头看,2023年犹如白驹过隙,山高水低平常之间。感叹时光飞逝,还好,胜过度日如年。
辞旧迎新之际,我想对过去的一年说声谢谢,因为它让我蹚过一片“转折荒原”,进入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命体验状态;我也想对未来的一年说声你好,我会继续做我想做的、我能做的、我该做的,希望在此过程中,不断遇见新的美好。
01
全力以赴后随遇而安
前段时间看圆桌派,窦文涛问一佛学大师:你们佛家对现代人的佛系怎么看?大师说,我们说的佛系是“随缘”,很多现代人的佛系是“随便”。大师的话引来在场嘉宾哈哈大笑。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时而鸡血,能自己把自己鸡焦虑;时而佛系,能躺平摆烂任时光停滞,应该就是大师说的“随便”状态。
我也一直迷惑人生下半场,究竟该“随缘”还是“随便”,直到读了台湾慈济创始人证言法师的《静思语》才若有所悟。
人生苦短,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落地了,后脚还不肯离开。昨天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
一个人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于愚人来说,却像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
天时人事日相催。以上的话如果不看作者,我会认为是一个极卷青年说的话,但却出自恬淡安静的证严法师。那究竟选择全力以赴,还是随遇而安呢?
全力以赴是精神,随遇而安是智慧,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人生的完整画卷。
全力以赴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个人面对应该做的事时所持有的决心和勇气,意味着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目标。然而,全力以赴并不意味着无休止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结果的过分执着。因为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我们无法掌控所有的因素和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随遇而安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遇而安是一种面对生活变化的坦然心态。它教会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随遇而安并不是对生活的消极放弃,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它让我们在变化中找到平衡,在求不得时及时释怀,因为平静下来,也是一种能力。
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全力以赴,而后随遇而安。
02
斩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最近有件事情,让我纠结于进退之间,进一步有肉眼可见的不舒服,退一步有真金白银的不甘心。在听到一个故事后,内心犹如“手起刀落斩乱麻”,顿时清清朗朗。
故事来自于亚历山大大帝挥剑斩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亚历⼭⼤大帝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时,神殿⾥供奉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绑在神柱上的。当地流传着这样⼀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个很多技艺⾼超的挑战者都⽆法打开的绳结。
亚历⼭⼤大帝看绳结⾮常牢固,于是便⽴即取出剑将其⼀⼑两断,接着说:“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要靠⾃⼰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靠传说的⼒量,我要靠⾃⼰的剑去开创命运。”后来他成了统治从中东⾄西亚全域的帝王。
生活中,我们常会被许多习惯性的框框困住,被别人的评价议论束缚,面对那团无数死结的“绳索”,找不出头绪,迈不开脚步,甚至被彻底PUA。
绳子解不开,可以被利剑劈开,禁锢头脑的绳子解不开,才是更可悲的。停滞不前、犹疑不定,不能怪命运结死结,重要的是手里有利剑,胸中有勇气,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03
纵然没有效果 做与不做也不一样
邻居家失火了,有人拼命去救火,有人袖手旁观,遗憾的是,最终火灾没有被救下,损失依然很大。有人问,这两个人做与不做有区别吗?答者说: 要是失火的是你家,你觉得有区别吗?你再看到这两个人的感觉一样吗?
问者无语。
平凡生活,不是做每件事都能实现目标达到效果的,但做与不做大不一样。做是一份态度,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靠近目标必不可少的力量,只有做了,才能有两种收获。一种是促进目标直接实现,一种是做的过程中所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和内心的感受。
多年前,我和几位朋友慕名去爬一座山,目标是山顶。那是一座珍奇植物巨多的山,我们一路向前,一路数着今天究竟看到了多少以前没有见过的植物,并为每一株植物拍照留念。大家走走歇歇,一边聊着对山顶风光的向往,一边深呼吸眼前的天然氧吧。从清晨到午后,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却左右看不见预想的风光,不禁失望。但多年后,爬山路上的那份轻松快乐、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历历在目、至今难忘。
过去无法逆转,未来不可预知,只有活在当下,体验享受过程才是不负生命,这样就不会有遗憾,因为我每一步都认真对待了。就像开头的两个人,纵然没有改变火灾的结果,但行动者给周围人带来了温度,给自己增加了一份生命的意义,而袖手旁观者,大概只剩下空耗时间和轻薄自己了。
每一天的到来都是礼物,值得珍惜。愿新的一年,仍有阳光满路,温暖如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