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前两天看一个视频,记者采访一个在北京某生活小区做保安的大爷。
 
“大爷您月收入多少?”“2200。”
 
“管吃管住吗?”“不管吃不管住。”
 
“那2200一个月下来除了吃住就不剩什么了,还不敢吃好住好。”
 
“是的,没剩下什么。”
 
“那您这是图啥呢?辛辛苦苦一个月,啥也落不下?”
 
“咋能说啥都落不下呢?乐呵一天是一天,乐呵了30天呢。”
 
记者顿时无语。所谓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大概不过如此吧。
 
这佛陀一般境界的大爷让我想起了乔布斯的临终遗言。
 
“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总裁,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
 
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地回忆起我自己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有没有?
 
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
 
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也许……?
 
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己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好几年前,我认真阅读并深刻领会了复旦大学教授于娟的“生命日记”,这位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精英最终被过早来临的癌症夺取了生命。
 
在和癌症斗争的最后岁月里,她乐观坚强,坚持写博客日记,就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告诉尽量多的人,其中有句话我经常想起,并拿来指导生活。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只有即将失去,才觉弥足珍贵。
 
保安大爷的人生态度是全然接受自己之后的豁达和开明;
 
乔布斯的临终遗言是对究竟把有限的生命用来做什么将来不遗憾进行的灵魂思考;
于娟的“生命日记”提醒人们量力而行、心怀有止,可能会获得更长久、更真实的人生幸福。
 
活着,健康而长久的活着,即是王道。如果在此过程中,还能多一些关于爱、关于美的生命享受,那已是足够赚。
 
这可能并不需要太多,只是别被功名利禄的大风大浪裹挟得找不着自己即可。
 
勤奋精进,但是不要一天到晚急吼吼,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遇人杀人,遇佛杀佛;从容平和,却不是甩锅懒惰不负责,更不能直接躺平混吃等死还有理。
力所能及,进一步享一步的欢喜。
 
从生命终点往前看,许多当时怎么都过不去的坎儿、怎么都不能原谅的人、 怎么都放不下的执念,都不过像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无关紧要、无足轻重、更无需在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