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随笔1:补上“学会休息”这节课


                     

暑天来了。
 
远不像寒冬被冻成狗时想象的那样:可以轻薄着衣,可以肆意戏水,可以三五好友路边纳凉小聚……却着着实实感觉到随处的热、到处的潮和面对什么美食都没有食欲,只想喝杯温开水的人间无奈何。
 
周末,看窗外不是日光毒辣,就是急风骤雨,就灭了想出门的念头;想到一周紧张紧凑紧促的生活工作节奏,也不再提醒自己交作业般要完成读书学习运动的任务。早上醒来,全身心的细胞仿佛都在呐喊:要休息!而且,要躺平休息!
 
睡到日高三竿自然醒,是轻奢级幸福。年轻时奋斗催着,年老时觉少催着,不老不少时总有想不开的杂事杂念扰着。
 
如今,年近半百,略可和鸡血状的奋斗保持距离,也还没有到觉少睡不着的阶段。另外,不期而至的知天命像一个功效良好的过滤器,可有可无的人、可有可无的事引起的烦恼开始不足一虑。
 
追剧吧。《大决战》。
 
喜欢历史。尤其喜欢上世纪前半段国共纠缠这几十年的历史。至今为止,凡是遇到这个阶段的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剧,总会找各种机会慢慢吃掉。
 
除了大事记,更感兴趣的是国共双方的高级将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精华和糟粕,在他们身上几乎都能找到。
 
当然,最让人唏嘘的还是那些拿错了剧本、跟错了导演的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名将。每每想起,感慨万千。
 
直到追的手机流量报警,眼睛多次点眼药水,浑身有气无力,才作罢。
 
周末剩下半天,还是把预定的计划完成了,比如擦地、整理内务、网课和读完几十页的书。
 
70后这代人,大多骨子里有人生不能留白的劳碌习性。无论工作、学习、做家务、旅行、交朋友,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无所事事的蹉跎光阴。如果哪天浑浑噩噩毫无计划、毫无目标、毫无作为的度过,事后会萌生“错过一个亿”般的自责和忏悔。
好友在朋友圈发励志段子,核心要义是:你只在一种状况下是真正在成长的,那就是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
话有道理,也很到位。搁以前我会共鸣,可是今天却忽然转了念头:成长重要,偶尔的舒服也开始变得重要。
慵懒随意地躺平半天,静静地坐着发会儿呆,慢慢地侍弄一株花草,精心地做一道自己想吃的菜,泡一杯恰到好处的茶……做一些无用的事情,享一段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却价值连城的时光,允许这种状态偶尔进入生活。
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为稻粱谋昼夜奔波,为活出精彩时时奋进,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主流价值观。
我只是想说,到了一定年龄,除了砥砺前行,还要及时补上“学会休息”这节课,因为,硕果累累是收获,云淡风轻是值得。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