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退休生活23:春日暖阳




拥抱春天




今日故事

今天的故事来自于一位二宝妈妈。
她从外省嫁给一线城市的老公,生下两个娃后,近两年和老公回到她老家的城市做生意。两个男孩一个13岁,一个4岁,平时由爷爷奶奶看管照顾。近日大宝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成绩下降、情绪暴躁,从孩子自己画的画来看,内心有很大的能量消耗,也不愿意和老师多说话。
女士不知道如何缓解自己的情绪,更不知道如何解读孩子的心思,只是着急焦虑,担心孩子的成绩。“我每个月回去三四天,给他报补习班,也没有作用。”女士不知道,孩子缺的哪里是学业补习,缺的是爱和心理营养啊。
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连书包整理都是奶奶代劳,但是爷爷会对孩子各种评价、要求和限制。孩子除了写作业基本什么都不用做,动辄就会被爷爷严加管教,后来,孩子在家话就少了,开始迷上手机游戏。
从某种角度来说,手机是孩子的“贴心朋友”,如果没有手机,孩子那丰富活泼激情四射的能量不知道该往哪里安放,可能会出现更麻烦的问题。
二宝更揪心,每次离家都会撕心裂肺地抱着妈妈哭:能不能再多住一个晚上?女士说,远离孩子做事也是为了多挣钱,为了两个孩子将来的前途。可是,前途是一个个当下拼接成的,孩子的当下如果日渐破损,何谈前途?
为母则刚。后来,女士在家庭教育学习中意识到问题所在,迅速列出行动方案,重新开始真正贴近孩子,陪伴孩子。
愿女士和孩子越来越好……

今日读书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身份的死亡和重生,我们在变、同伴在变、关系也在变。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变化都摇动着我们自己的身体中心,在那里,会有一个一个新的自我加入生命的旅程:脆弱的、悲伤的、无奈的、快乐的、感动的、笃定的……”
以上这段话来自今早的晨读课:黄仕明的《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里关于同伴关系的一段表达。
除了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外,同伴关系也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价值会被同伴关系所影响。
这段文字的标题是:你成功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心理学家真敢说,黄老师直面人性,让人扎眼扎心。他用一个自己的真实经历诠释了这种情绪的发生、觉察和自我疗愈过程,直到穿过内心的一片荒芜,来到了宽广明亮的天地。
……
通过同伴关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今日感悟


春天来了,今天开启户外健身,在暖阳下的操场,一边听课,一边慢跑快走,周围环境清净安宁,那份感觉让人真想把时光留住。特别是偶尔看到操场边坐着闲聊的人都比我年龄大,一时不知道该称呼大哥大姐,还是大叔大婶,岁月感瞬间上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宅在家里,复得返自然。很久以来,我感觉一个人能停下来享受一下朝阳、晚霞、春风、夏荷、秋菊、冬雪,是一份奢侈,也是一份富有。天地不吝赐大爱,无奈我们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天到晚只剩下匆匆的脚步、脑细胞的活跃和情绪的起伏,而忽视了心的存在和需求。
中间和儿子通电话聊他工作的事情,我一边说尊重儿子的意愿,一边说自己的见解,还特意觉察自己别让孩子感到我操控他。儿子听了后说,你说是尊重我的意见,但话里话外却满是暗示。我马上意识到不带主观这件事,是多么不容易做到,这还是天天学习不评判不控制不要求呢。
路漫漫,慢慢来吧。
爱的最终意图,是帮助彼此成为完整的自己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