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能有来生”,在周恩来晚年病重的时候,曾与妻子邓颖超如此说道。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人民敬爱的“好总理”,而他与妻子邓颖超之间的爱情故事,也羡煞了几代人。
其实,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爱情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绎的一见钟情,他们之间情定是在交流之后,而一开始时周恩来是有初恋女友的,这个人叫张若名。

二人初始
出生于1898年的周恩来从小便怀有远大志向,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是让后来的学生崇拜不已。
周恩来从小便立志要为混乱的中华民族谋一条出路,当时他亲眼目睹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平民百姓的荼毒。但苦于年纪尚幼没有能力,因此周恩来自小便将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为此他甚至立志独身不婚,成为不婚主义者。
但英雄身边总有才人,何况周恩来学识渊博、长相不凡,英俊潇洒的周恩来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首,这可不是后来人杜撰的,而是当年报社登在报纸上所说的。

这样出众的周恩来身边自然有许多才貌俱佳、出身不凡的丽人追求,但周恩来对此并不在意,不婚主义牢牢将周恩来限制在革命的道路上。
从日本归来后,周恩来心中隐隐有了一生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在进入南开大学任教时,他想的还是能够传播思想,为祖国青年学习更多的新思想,空闲之余他依旧会继续读书看报,尤其热衷《新青年》上刊登的文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知道自己需要起来引导青年,于是便与其他同志一起创立了进步团体“觉悟社”。

当时的邓颖超才16岁,刚刚进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帅气又有非凡气质的周恩来在她看来就是一个英雄一般的人物。
从那时起,邓颖超便对周恩来充满兴趣,后来一次演讲大会上,天津女界爱国同志邀请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进步人士参与,当时周恩来本打算参加开幕后便离开,但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一位正在讲话的女子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位女子正是邓颖超,她年纪不大但眼神坚定,落落大方的态度,口中讲出的论证让在场的人深受震撼,周恩来也不例外,他震惊于一个女子可以如此聪明坚定,于是便打算结识一下这位女子。
在邓颖超讲完后,周恩来主动上前询问,他询问了邓颖超的姓名身份,之后直接告诉邓颖超对她的赞许和欣赏。邓颖超看着眼前的男子,听着他说的话有些呆住,缓了好一会才向周恩来表示感谢。

情定邓颖超
与邓颖超的交集随着这次会议渐渐变多,有一次,周恩来来到南开大学观看表演。
随着爱国运动的开展,许多学校和社会团体都会开展各种戏剧表演,南开大学作为当时国内引领先进风气的学校之一,自然经常进行各种表演。
周恩来来到学校时,便看到台上有一位长袍马褂大礼帽、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小胡子“记者”正在台上表演,而台下的学生看到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

周恩来看完有些疑惑,上面表演得很好,大家怎么在笑?结果台上的小胡子“记者”一开口,居然是女子的声音,而且还有点熟悉,仔细一想周恩来才发现原来小胡子“记者”是邓颖超假扮的。
这让周恩来对邓颖超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后来周恩来前往法国留学,留学前邓颖超送给了周恩来一件外套,后来他们两人一直互通书信,周恩来逐渐意识到了邓颖超与自己在志向、灵魂上的契合。

后来周恩来意识到革命与一生的爱人并不冲突,而且这个爱人还可以是革命道路上的战友,这个时候周恩来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直与自己通信的邓颖超的脸。
之后,在一次写信时,周恩来附上一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夫妇照片的明信片,并写道:希望我们两个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邓颖超收到信后非常激动,两人的关系也在这一封封信中确定。周恩来回国后,与邓颖超在1925年8月8日的广州登记结婚,婚后两人的关系令友人非常羡慕,两人就这样相守一生。

谈起初恋,“朋友”相称
1955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被区委宣传部借调,准备进入基层做宣传工作,周恩来和邓颖超知道后非常不高兴。
原来,一开始周恩来是想让周秉德读高中然后读大学的,但周秉德决定就读师范专科,将来担任人民教师,周恩来知道后表示支持。
如今更改了志愿,周恩来和邓颖超都非常不高兴,了解之下才得知,原来自己的侄女是谈恋爱了,因为爱情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于是周恩来给周秉德讲了自己初恋的故事。

周恩来的初恋叫张若名,两人是南开大学时期认识的,张若名从一开始便经常与周恩来从事革命工作,“觉悟社”便是她与周恩来及其他另外两人创建的,而周恩来也觉得张若名从思想到志向与自己高度契合,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当他们是一对。
但后来到法国留学后,因为出身张若名遭到组织质疑,后来不堪怀疑便退出了法国少年共产党,与周恩来渐行渐远。
周秉德得知后非常惊讶,之后她找到自己男友深入谈话,最终两人和平分手。
革命岁月,张若名与丈夫回到国家为国贡献,周恩来得知后,称张若名为“革命上的朋友”,在周恩来看来,虽然张若名没有再从事革命,但她内心对于国家建设依旧热衷,是自己的“朋友”。

1955年,周恩来前往雅加达参加亚非拉会议时,曾路过昆明,当时张若名夫妇正在云南大学任教,周恩来特地邀请他们来到省政府接待处见一面,这是他们阔别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两人互相寒暄,倾吐有无,看着自己朋友如今的生活,周恩来也非常高兴。或许,这才是恋人分开后最正确的相处方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