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情爱是一个古老而经久不衰的话题,多少痴情儿女在爱河里从幸福开心到欲罢不能,从甜蜜心动到消沉觉醒……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娱乐圈中,明星们的感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脆弱。
他们不是传绯闻、闹离婚就是见光死,离婚后老死不相往来的也多得是。
而见多了狗血恩怨,大家对相濡以沫的爱情尤为珍惜。
上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播出引起了全球华人的轰动,杨洁导演的经典,至今都无法被超越,这部电视剧也成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影视神话。
而造就这部神话世界最功不可没的人,就是导演杨洁和摄像师王崇秋这对伉俪夫妻。
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杨洁的成就啧啧称奇,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杨洁在感情上却并不顺畅。
在那个传统的年代,杨洁和二婚丈夫不仅要跨越年龄的鸿沟还要面对世俗的偏见,实在太不容易。
不过好在,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01
1929年,杨洁出生在革命家庭当中,父亲曾经是一名革命烈士,母亲是一位普通富人,来自河南信阳。
从小,父亲就不让杨洁上学,只许在家由他来教育。
杨洁刚满三岁的时候,父亲就买了一堆小学的语文课本开始教她识字,用《格林童话》和《希腊神话》来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因为杨洁幼年时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她的“文艺梦”也开始小心翼翼,但还是被父亲发现了。
一天,父亲看到了杨洁写的小说,愤怒的全部没收后再也不准杨洁看小说了,只准她阅读革命书籍。
那时,杨洁的书桌和爸爸的书桌是对着的,她只能在爸爸唛头写作时偷偷拉开抽屉,看里面藏着的小说,当爸爸抬头时她再关上抽屉。
就这样,在偷偷摸摸的“游击战”中,杨洁在8岁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甚至还可以将林黛玉的《葬花词》倒背如流。
除了读书之外,杨洁从小最喜欢的还有看电影,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的状态。
但当时,父亲只允许杨洁看进步电影,像《三毛流浪记》、《塞上风云》等……
每次看完后都会对杨洁说:“这部电影看完后有什么感想?去,把里面的故事都写出来,写完了,才可以看下一部。”
这样的习惯杨洁一直都保持着,并热衷于写电影故事。
到17岁时,杨洁已经写了近五万字的“文章”,但这也为她随后成为电影导演打下了绝佳的写作基础。
到了该工作的年纪,杨洁也尽量选择和文艺有关的工作,1949年,20岁的杨洁担任青岛广播电视台播音员。
那一年,全国解放,是杨杰用稚嫩又激动的声音向青岛人们喊出第一声:“青岛解放了”!
那一年,杨洁父亲遇害,母亲患病,激动背后是生活的双重打击。
1953年,杨洁因肺病住进医院,第二年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调至设在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除了养病之外,也为方便照顾住在北京的母亲。
在北京工作了五年之后,杨洁在1958年进入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
1961年后,开始专门负责电视戏曲节目,担任戏曲节目的导演,此后的二十年,杨洁的身份一直是“戏曲导演”。
虽然杨洁的事业发展稳健,但感情上却亮起了红灯。
02
杨洁的第一任丈夫名叫周传基,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资深电影人。
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志性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的老师,有着“中国电影界的泰斗”、“中国第一电影教头”的称号。
周传基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杨洁却是烈士的后代。
在讲究情投意合、门当户对的年代,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太脆弱。
所以在结婚十年后,在杨洁36岁这年两个人分开了,由杨洁带着三个孩子独自生活。
2年后,24岁的王崇秋在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央视戏曲部门担任摄影师。
工作期间,杨洁和王崇秋总有交集之处,一来二去,爱情的萌芽悄悄诞生。
她的观点,他能理解;她的牢骚,他有同感,她的恐惧,他会安抚
即使有14岁的年龄差距,但他们仿佛是彼此灵魂的另一半,不需多言,就能相通。
1966年的时候,“十年运动”开始,杨洁成了“黑线人物”。
那段时间的杨洁不仅要受到的批判,身边也没有亲人,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的生活实在太心酸。
看着杨洁这样受苦,王崇秋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情感,对杨洁表白:和您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感觉到了爱的滋味,最近看着你受苦我太难受了,我要和你在一起,让我为你和这个家庭分担忧愁吧!
得知了王崇秋对自己的感情,杨洁非常震惊,她说:
我知道你对我的感情,但我一个结过婚的女人,还带着三个孩子,二婚已经让人很难接受了,更不要说我比你还整整大了14岁!况且,我还是个“黑x人物”,你一个大小伙子让别人怎么看你啊!
听了杨洁的话,王崇秋知道,她对自己有意思,忍不住激动的说:这是我的事情,你只管依赖着我就行了,其他的都不要管。
之后,杨洁的领导、王崇秋的领导都来找他们谈话,即使被威胁开除党籍王崇秋也绝不松口,异常坚持地说:
“我觉得我不会有问题,我们很好!”
看到王崇秋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导演也拿出“铁娘子”的一面,两人统一战线,夫妻同心!
苦恋了三年后,1969年,王崇秋从宿舍抱了床被子,拉着一只帆布箱,里面装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去了杨洁家,这婚就算结了。
此时的杨洁已经40岁,王崇秋才26岁;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女儿丫丫。
而他们除了是生活中的夫妻之外,事业上也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03
1981年底,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四大名著拍摄成电视剧。
在晚一步的一次小组会上,杨洁被副台长点将:“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杨洁回答道:“敢!为什么不敢?”
1982年7月16日,《西游记》在扬州开机,摄影师正是杨洁的小丈夫王崇秋!
虽说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但很快杨洁便发现剧组面临着种种困境。
一台笨重的摄像机,一台老旧的录像机,几个梯子,一捆绳子,就是剧组的全部家当。
为了帮杨洁排忧解难,王崇秋起了很大作用,他用了很多土办法解决了拍摄的难题,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手工搭降机;用三轮车当移动轨;爬梯子爬树,王崇秋几乎使遍了36计,连同总导演杨洁和所有演员,花了6年时间,才把《西游记》拍摄出来。
86年,《西游记》播出,引起外界巨大反响,成矿空前,主演师徒四人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捧。
可是,导演杨洁却在最后关头被踢出了“演出组”,同时也被剧组孤立,而她身后的摄像王崇秋老师也依然寂寂无名。
多年后,杨洁以“白龙马”自比,还曾在采访中直言:
“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的一个结一个痛,十年我没看过它。”
直到1994年,《西游记》里三个徒弟的扮演者先后几次到杨洁家里为当年的是道歉,这场10年的闹剧才得以落幕……
04
虽然已经原谅所有人,但这场被孤立的戏码却让杨洁看清了鲜花、掌声背后是名誉的诱惑和人心的浮躁。
《西游记》无疑是她人生中的得意之作,但也是她想起便会难以咽下的“鱼刺”。
好在,这十年里有王崇秋的陪伴。
到了21世纪,两人先后退休,住在北京南郊过着再普通不过的退休老年生活。
杨洁年轻的时候因为操劳过度老了以后身上的毛病不少,王崇秋就是她的医生、护士、保姆、司机、秘书,把她照顾的无微不至。
杨洁曾深情的对王崇秋说:“我这一生最大的资本、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好老伴儿。”
可尽管王崇秋照顾的细心又到位,杨洁最终还是走在了他的前面。
2017年4月15日,88岁的杨洁病逝。
杨洁临终时,已经74岁的王崇秋崩溃大哭,回忆当时的画面,王崇秋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的心空了”,失去挚爱的痛苦大概也莫过于此吧。
如今,杨洁已经过世六年多了,王崇秋也从悲伤中走出,带着对她的思念继续前行。
她将记录杨洁盛年的影像和还未完成的心愿都一一实现,以此来告慰远在天堂的妻子……
爱情是什么样?
我相信在杨洁和王崇秋身上,很多人已经找到了答案。
人生苦短,愿每个人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