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她是彭德怀元帅的妻姐,是新闻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邓大姐亲切地称她“我们家的亲戚”。
她不仅用墨水写新闻,而且是用鲜血写新闻。“下关惨案”的采访现场,她被国民党军警打伤。国民党的监狱,她整整坐了七十天。是周恩来和罗隆基的积极营救才迫使当局释放。
她参加了开国大典,应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与她握手聊天,称赞她: “你是坐过班房的记者"。
也是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风流才子,政治家罗隆基。然而57年的反右运动,她站了出来,用她一贯犀利的语言揭发罗隆基“是只披着羊皮的狼",给了这位同居十年的男友致命一击!
这位帼国女杰是谁?她与罗隆基究竟有哪些恩恩怨怨?又有什么样的是是非非呢?
她便是浦熙修,浦氏三姐妹中的二姐,著名女记者。
浦熙修,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是中国有名的进步记者。曾任北京志成中学教师,《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香港《文汇报》南京特约记者。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上海《文汇报》副总编辑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是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候补委员。
成名于重庆
1946年,战后的政协会议(史称旧政协)期间,她策划了一个采访38位出席代表的专题,为每人写一篇访问记,并发表在《新民报》晚刊的头版上。这其中就包括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孙科、陈立夫、王世杰、邵力子、傅斯年、张澜、梁漱溟、章伯钧、罗隆基、陈布雷等人的访问记。
在每篇不长的访问文章中,浦熙修都客观地反映了被访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前途的主张,并深刻而含蓄地刻画了一些人物形象。对这些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举足轻重人物的真实素描,不仅成为历史的重要记录,也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成功的个案,留下了华彩篇章。浦熙修因之声名鹊起,被誉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与周恩来夫妇结成深厚友谊
在重庆,浦熙修先后结识了地下党员黄薇、彭子冈,并结伴采访。和共产党接触的机会多了,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也都站在了中共这边。不久,她就成了八路军办事处和周公馆的常客,熟识了中共在重庆的领导人,并建立了互相信赖的友好感情。她时常把周恩来对于形势的分析带回报馆叙说。她还与《新华日报》的记者紧密配合,有时把《新华日报》不便发表的消息,放在《新民报》发表。因妹妹浦安修与彭德怀结婚,周恩来、邓颖超就称浦熙修是“我们的亲戚”。
不顾一切爱上风流政治家罗隆基
正是政协会议的采访中,浦熙修认识了罗隆基。浦熙修被罗的才华和谈吐所倾倒,对罗隆基产生了倾慕之情。然而此时浦熙修早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浦熙修不顾丈夫的颜面和孩子的乞求,毅然和丈夫袁子英了离婚。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宁愿为爱情死,也不愿受礼教束缚。"
但罗隆基和浦熙修始终未能修成正果,只是长期同居。据说是浦熙修儿女的坚决反对,另有是大姐浦洁修和小妹浦安修(彭德怀元帅夫人)的劝阻以及党内一些老同志的不赞同。但据女儿袁冬林回忆,浦熙修曾说过,在深刻了解罗后,发现自己与罗有许多不同之处,双方都早已无意结婚。但他们是最亲密的朋友,同居了十年。对于有两次婚姻,交过十七个女友的罗隆基来说,这已是这位滥情的男人最执着最眷恋的一段感情了。浦熙修是与罗隆基相处时间最长的女人,直到57年的那场反右运动。
与男友罗隆基双双被打成右派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向党提批评意见。
罗隆基借机提出成立”平反委员会“,检查“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的失误偏差,鼓励大家有什么冤枉委屈都来申诉。
“平反委员会”的言论,成为引火烧身的导火索,被认为是否定党的领导,向党分庭礼。罗隆基被钦定为“章罗联盟”的主要成员,随即被打成中国第二号资产阶级大右派分子。
接下来是没完没了的揭发批判,在民盟中央,吴晗、胡愈之、费孝通、萨空了、周新民、梁思成、史良等等都轮番对罗隆基进行了揭发和批判。
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下,浦熙修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她不久就陷入重围之中。最初,浦熙修尽力抵档,实事求是地说话。浦熙修写了《划清界限,参与斗争》的文章,据实论事。但被运动的组织者说成是为罗隆基多方辩解,并指责浦“不老实”,“两面派”,“负隅顽抗”。随着运动的升温,面对各方的压力,浦熙修已完全把控不了自己,她向罗隆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就是《罗隆基是只披着羊皮的狼》的发言文章,给了罗隆基致命一击。发言的最后,浦熙修向罗发出了绝情的通牒:“让这所谓的亲密朋友关系丟进茅坑去吧!”
浦的这篇发言,通篇用词犀利,上纲上线,就连罗隆基不喜欢红色都成了原罪。对于浦熙修的翻脸,罗隆基曾愤愤地骂道:“浦熙修为了自己生,不惜要我死呀!把床笫之语也当做政治言论,拿到大会上去揭发,是条条致命呀!”这就是爱憎分明的罗隆基!但真实的结果是,浦熙修也还是被打成了右派。
有人说浦熙修是在落井下石,也有人说浦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更有人说浦是在情感上厌倦了这位花心男人。更有一些年轻的学者诟病浦熙修的人品,认为浦是背叛,是政治上的自私自利。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理解,那么我还是比较认同浦熙修女儿袁冬林的说法。浦是违心的,在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不得已。就连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都会说违心的话,何况是一个无任何政治斗争经验的女人?
浦熙修与罗隆基之间,无论是情感纠葛还是政治纷争,其间的恩怨是非只能任由后人评说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浦熙修和罗隆基都是对中国革命有贡献的人,是正直的,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