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1931年7月的一天,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来到中央军校南京校区(黄埔军校本部)视察。按照惯例阅兵式完成后,校方将所有表现突出的优等生召集起来,蒋将与每个学员握手以示鼓励。
金陵七月天气异常炎热。时,宋美龄穿着一件无袖的墨绿软缎旗袍,披着一块雪白的纱巾,蹬着一双高跟鞋,风情万种。
岂料,当进行到“握手”这个环节时却出了意外。一名叫韩诚烈的学员在与校长握手后,情不自禁地拉住了校长夫人的手不松开,且强行了“吻手礼”。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众目睽睽之下,宋美龄尴尬至极而又不知所措,蒋介石颜面尽失但又欲怒不能,只是狠狠地瞪了那个“吻手者”一眼。
打道回府后,蒋本想以用军法和校规惩戒这个胆大包天者,但又投鼠忌器,恐生别乱,有伤自己和夫人的面子。为弄清“犯上”缘由,先命侍卫长王世和将肇事者抓来交夫人问罪。
宋美龄端详着这位年轻人,却看他长得英俊,眉清目秀,不像下流猥琐之人,于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夫人,我叫韩诚烈。” 他十分恭敬地敬了一个军礼答道。见此人十分谦恭,宋美龄未加斥责,而是踱着碎步问道:“你为何要羞辱我?” 韩连忙解释说:“夫人,我真的不是要羞辱您,您误会了,我是觉得夫人实在是太美丽了,实在是情难自禁。” 他又直面坦白地说:“学生如果冒犯了夫人,还请夫人原谅,我仰慕夫人的美丽,仰慕夫人的才华。”
听罢,宋美龄说:“好了,好了,世上有千罪万罪,唯独没有仰慕罪。下次勿作此举便是了。” 韩诚烈感激涕零:“学生明白了,感谢夫人饶恕之恩。”
宋美龄原谅了这个莽撞的学员,但却未料到韩诚烈的“一见钟情”算是种下了,且这个“未了情”竟伴随了他的一生......
令众人未想到的是此次“兴师问罪”竟为韩诚烈带来了好运。他不但没有受到校方的歧视,而且还因与校长夫人的这段缘份被“另眼看待”。
毕业后,尽管他从未找过或走过宋美龄的“门路”,但其晋升速度远超同期毕业生。刚出军校就是营长,几年之后就成了少将代理师长。
1938年3月,担任师长的韩诚烈身先士卒给日军迎头痛击。这令所有当初私下嘲笑他靠蒋夫人关系升了官的同僚和上峰刮目相看。其中舍生忘死之动力自然亦从报效蒋宋知遇之恩而来。
1947年,厌倦了官场的韩诚烈毅然决定前往美国,开始了自己的经商生涯。韩诚烈不愧是黄埔的优等生,不但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仗打得好,而且美国商海上搏击闯荡亦游刃有余。
在美国迈阿密经商数十年,他的财运极好,20世纪50年代就已跻身于百万富翁的行列。然,已是百万富翁他仍孑然一身。虽为他牵线搭桥当红娘的不计其数,可总以被其婉拒而告终。至于不动“凡心”的原因,他从不愿讲。实在被“逼”急了,便突兀地说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然,韩诚烈并非“心如止水”。1963年中秋节酒后,曾对好友郭奉君和林晋平吐了真言:“如果能有幸遇到在人品、才学、修养方面能望“夫人”项背者,吾决不坐失良机。” 可见自打南京中央军校行“吻手礼”之时起,韩诚烈心中的那个位置一直是留给宋美龄的,尽管他明白此目标一生亦无法实现。正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也绝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人。” 他用“夫人”的标准来寻觅意中人,不过是一种自我慰籍的痴人说梦。
自打到了美国以后,韩诚烈最大的爱好,就是不遗余力地收集有关宋美龄的资料和图片,且所收集的资料和图片足够办一个中等规模的《宋美龄生平事迹展》。据悉,宋美龄在美期间,曾两次看望韩诚烈。尽管宋苦口婆心地劝他人生苦短,成家立业,享受天伦之乐....
韩诚烈将宋美龄带到了自己的“收藏室”,将自己几十年来收集的有关她的所有照片拿出来,他说,有了这些,怎么还会觉得孤独?韩的反应总是答非所问,傻傻地凝视着宋美龄,这令宋美龄百感交集....
宋曾与她侄女孔二小姐谈到过这个痴情男子,她曾试图打消韩“单相思”的念头,但看到他那痴情的一往情深,实乃于心不忍,但终身未婚的韩诚烈“固执”对宋美龄言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003年10月23日,宋美龄去世,享年106岁。韩诚烈赶到纽约参加了宋美龄葬礼。送他心中的女神最后一程。回到家中,韩大病一场,身体状况亦每况愈下。两年之后,韩诚烈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7岁。
临终前,他曾对别人这样说:“尘世间芸芸众生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我能理解别人,同时也希望别人能理解我,理解我的爱 ……”
在人间,韩诚烈可谓“一步步追不上那离人影,一声声诉不尽那未了情”。在天国,韩诚烈或许可以追上他曾为之“守节”一生的宋美龄了吧?
搜遍了网络,未能找到一张韩诚烈的照片,着实令本文失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