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龚澎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她与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婚姻也让人津津乐道,被毛主席赞誉他们俩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龚澎家庭背景浓厚,父亲龚镇洲是辛亥革命时期安徽著名的明主革命家;姐姐龚普生是共和国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司长,首任驻爱尔兰大史;姐夫章汉夫是共和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妹妹徐畹球从小过继给上海启秀女中校长徐婉珊,后来到香港又辗转去了美国定居,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杰出的贡献。
而龚澎自己,曾是八路军总司令秘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长助理,还是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相濡以沫27年的妻子。
但龚澎在和乔冠华结婚以前,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后因丈夫的不幸去世,才有了后来她和乔冠华的伉俪情深。
龚澎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朱总司令和彭老总的秘书刘文华。
刘文华,1913年出生于北京,后赴德国柏林学习水利工程。他在德国求学期间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抗日救亡联合会和反帝大同盟,后来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回国奔赴前线。
刘文华在前线遇到了龚澎,但龚澎起初对他的工作能力心存怀疑,毕竟他是个理工男,后通过刘文华的几篇文章,让龚澎对他刮目相看。刘文华不仅下笔如有神,而且起草的政治军事文稿都特别有思想水平,屡次得朱总司令和彭老总的好评。后来龚澎也认为刘文华不仅聪明,而且对待事物的了解和分析也见解独到。
在朝夕相处的工作环境中,龚澎与刘文华的关系拉近了。他俩在工作之余经常谈心,一次龚澎对刘文华说:“你学的工程师现在用不上了,现在做的事和工程师毫不相干,等革命胜利了你还是改回来吧。”刘文华却说:“我将来要做一个革命的工程师,现在正在锻炼自己党的意识和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这是做工程师的第一步,革命成功后,我还是要当我的工程师,好好建设我们的国家。”两个有共同革命理想的青年男女,关系拉的更近了。
后来龚澎主动下基层工作,与工农打成一片。刘文华由于工作出色,写的文章思想先进,被先后调任朱总司令和彭老总的秘书。
渐渐地,两人心生爱慕之情,于是,彭老总牵线搭桥,于1940年8月1日结婚。没有仪式, 就在村子边找了一棵小杨树,在树干上刻下了彼此的名字和结婚的日子,希望他们的爱情和小白杨一起长大,天长地久。
新婚刚一个月,由于工作需要,龚澎被调往重庆担任英语翻译。临别的时候,夫妻俩都忍不住流下了难舍眼泪。刘文华看到妻子龚澎的泪水浸湿了枕巾,便安慰她道:“凡是党需要的地方,就应该毫无牵挂地去!”
8月30日,夫妻俩依依泣别,龚澎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才到了重庆 。到了重庆后被分到給周总理当秘书,负责外事活动。她热情活泼、聪明机智,又写一手好文章,深受周总理赏识和外国记者的青睐。
次年一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龚澎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她犀利的语言引起外国驻华大使的广泛关注。
皖南事变结束后,由于国民党加大对共产党的迫害,叶剑英率大部队前往延安,但龚澎继续留了下来,并且由于形势严峻,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
1942年,龚澎被任命为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经常到外国记者站学习,博得了好多外国记者对她的好感。
工作之余,龚澎也日思夜想自己的丈夫刘文华。刘文华每10天給龚澎写一封信,这些家书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但是后来,长时间收不到刘文华的来信,龚澎心里很着急,于是询问周总理。周总理表情凝重地告诉她:刘文华在前线征战途中,患了急性盲肠炎,因前线缺医少药,身殉太行。
总理还把刘文华去世前口述的遗书转述給龚澎:我的妻子,我在想她。我如有不测,让她嫁人。只要她不脱离革命,她就永远对得起我。这一年是1942年的6月。
龚澎听罢,痛不欲生 。他们的婚姻只有短暂的两年,确切地说只有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就这样此生永别了。
此后,龚澎更加努力工作,用工作麻痹自己。不久后,又有一个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青年才俊,走进了龚澎的生活,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外交部长乔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