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草药:土茯苓(附单方)



土茯苓也叫山牛则一种野生药用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可以入药,它多在秋天采挖,采挖以后去掉泥沙,洗净切片晒干以后就能入药。它入药以后能降湿解毒也能通利关节,土茯苓的功效还有很多,而且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它的用法也不相同。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是一种味甘而淡,性质平和的中药材,它能入肝经和胃经,除湿和解毒以及通利关节都是它的重要功效,它对人类的带下、疥癣以及梅毒还有痈肿等疾病都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能止痛止痒也能解毒消肿。
土茯苓的常见用法
1、治疗湿热疮毒的用法
土茯苓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用法也不相同,它治疗湿热疮毒时需要搭配地肤子、白鲜皮和苦参等中药材,具体用法是把它们各取适量放在一起加清水煮制,煮好以后药液直接清洗患者,余下的药液外敷患处都能让症状尽快好转。

2、治疗梅毒的用法
土茯苓是治疗梅毒的常用药,而且治疗功效特别好,治疗方法也简单,治疗时需要准备土茯苓四两,皂角子四个,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汤,煎好以后代茶饮用,连续饮用三到四天症状就能明显好转。
3、补益气血的用法
土茯苓是一种能补益气血的食材,平时人们想通过它补益气血时可以把它与猪肝放在一起炒制,炒的时候要把一百克土茯苓切片,把猪肝洗净以后切片,在炒锅中放油加热以后放葱姜炒香,再把猪肝和土茯苓入锅,快速翻炒,炒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调味料,炒熟以后取出就能食用。 
土茯苓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以身干、片大、粉性足、筋脉少、断面淡棕色者为佳。生用。
中药识别:饮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切面黄白色或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主治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15~    6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服药时忌茶
现代药理:本品所含落新妇苷有明显的利尿、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肝癌及移植性肿瘤有定的抑制作用。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炎症过程而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此外,尚能缓解汞中毒,明显拮抗棉酚毒性。
验方精选
1 治疗急慢性肾炎:土茯苓9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
2治杨梅疮毒:土茯苓30克,水酒浓煎服。
3治大毒疮红肿: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好醋调敷患处。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