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月壤,美国要数据,欧洲来帮忙,“月壤”到底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中国科技有两张名片,一张是高铁,另一张则是航空航天。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2020年,嫦娥五号飞行38万公里抵达月球。并在其返程时,钻取约2米深的月壤岩并带着2公斤月球土壤回来。而因为这2公斤的月壤,嫦娥五号成了唐僧肉,各国航空专家都坐不住了,都想要中国取回的月壤。
美国NCAA航天机构要求与我国宇航局共享一部分成果,换个说法就是想要点月壤,以及相关的数据。
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航天局,但是已经通过媒体表达出希望获取部分月壤。
欧洲航天局不仅详细在自己官网介绍嫦娥登月,还动用其在南美洲和非洲的测控中心帮助我国卫星奔月。
月壤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会突然成为“唐僧肉”?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月壤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
月壤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土”。它是由月球上的“月海玄武岩”长时间的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宇宙射线风化等宇宙极端条件后,生成的石碎屑、粉末、角砾、玻璃等混合而成的物质。
专业的叫法称之为“月壤”,外在表现是一种粉末状的岩石,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说的形象一点,摸上去大概和面粉差不多。(毕竟我也没真的摸过)

月壤有什么用处?
万里迢迢,把“月壤”运回来,那它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其实,“月壤”的用处真的不少。#嫦娥五号挖回两公斤土有啥用#
首先、它来自外太空,月球没有大气层,形成方式和存在方式都和地球上的土壤有着巨大的差别,是非常好的研究标本。
其次、“月壤”可用来真正的触摸月球,通过其来研究月壳岩石圈的化学成分和分布特征。
最后、“月壤”的形态和特质可以反向研究太阳系早期的演化进程、太阳风的组成等。对于了解地球和太阳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月壤”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研究“月壤”很有意义,主要在两方面:太空基地、宇宙石油。
首先、要建立月球基地必须研究月壤,是登陆火星的跳板。而且仅需要很少的水,“月壤”就可以种菜。建立了粮食和蔬菜基地,月球就真的可以住人了。
其次、月球的土壤含有氦-3,100吨氦-3可以为全世界提供一整年的消耗。地球上一共只有500公斤储存量,但是氦-3在月球却有上百万吨储存,可以供地球使用一万年。可以这么说,谁先实现了有效开采氦-3矿,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能源命脉。
去月球挖土,航天国家都很拼
相信看到这里,你应该就明白,为什么各国航天事业对于去月球挖土都很拼了,因为真的迫切。而且,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中,只有有能力,航天大国都曾去到月球采样。中国是第三个有这个能力的国家。
苏联月球16号探测器取回了一块101克的小样本。月球20号探测器和月球24号探测器则分别采集到了55克与170克样品。
美国通过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6艘飞船成功完成登月,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381.7千克。
我们国家有“月壤”吗?
此次探月之前,我们国家还真的有,不多,1g。被小心翼翼的分成两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一半用来探月研究。
有意思的是,这1g“月壤”是美国在1978年赠与我国的。这也许是美国这次索要“月壤”的底气,考虑到有来有往,这次给美国2克也就足够了,毕竟,我们自己也才有2公斤。
创作不易,欢迎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