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初中班主任:有这5种习惯的孩子,初中后学习会越来越困难,家长要提醒孩子


前些天,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
她丈夫是一位初中班主任,有十几年的任教经验。
当天我们聊到了孩子学习这个话题,他说出了一些深刻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01

他说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们要面临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但是很多孩子在这个过渡期并没有建立好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会使他们在初中学习越来越吃力。
据他多年的观察,有以下5种习惯的孩子,上了初中更容易感到学习困难:
1. 不静下心学习的孩子
有些孩子做作业时总是三心二意,稍有动静就会分心,这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在初中,课业量大、难度增大,如果还不能专心,很容易跟不上进度。
2. 依赖家长辅导的孩子
有的孩子习惯让家长全程陪做作业,缺乏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到了初中,学习任务更重,家长无法全程跟进,这些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3. 拖延症严重的孩子
也有孩子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完成作业,缺乏计划性。
到了初中,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更为必要,这类孩子极易因为工作量增加而应接不暇。
4. 不做笔记的孩子
很多孩子上课时不专心记笔记,回家就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学习效果不佳。
初中知识点多,不做笔记将更吃力。
5. 不复习的孩子
也有一些孩子速成主义严重,学完就扔,不积累复习。
到了初中知识积累性强的学习阶段,他们就会感觉学过的东西一点印象都没有。
02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习惯,一定要及早纠正,免得到了初中找不回来。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改善学习习惯:
1. 设置固定的学习时间,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可以先从每天确定的作业时间开始,再逐步扩展到整个学习计划。
2. 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将学习任务明确化,养成计划性学习的习惯。
可以标出每天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要求。
3. 提供独立学习的环境,逐步减少陪伴时间,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可以从简单的题目开始,让孩子练习自主学习。
4. 引导孩子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记下关键知识点。
可以从默写、流程化笔记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精简式笔记。
5. 督促孩子坚持复习,将知识点反复巩固。
可以设置复习计划,确保重点知识得到系统复习。
03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更不可使用责骂来逼迫孩子,这只会适得其反。
只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孩子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要把握住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因材施教,使孩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他们上了初中才能游刃有余,不会感到突然的焦虑和迷茫。
多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只是为他们“消灾”、“带”作业。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自己动手学习,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好文推荐 
▼▼▼
最适合带娃的人不是亲妈?这个人带更聪明!
父亲给孩子取名后逢人就炫耀,妈妈怒怼:你倒着念试试
亲戚给我儿子1000元压岁钱,他家3个孩子我咋给?
6岁女儿每周六肚子疼,医生检查后哭了
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很多都有这4句“口头禅”
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都有4种特征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会有5大缺陷
心理学分析:妈妈什么性格,孩子就什么命
长大没出息的孩子,多半出自这4种家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