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破土而出,正是人生从迷茫到觉醒的寓意。惊蛰这几个字,含蓄了人生的两大修行之道——
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01
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古人云,时也者,势也。
大丈夫蹈时蹈势,善变通变,能屈能伸。
顺应天时,顺应环境,不逆不抗,方能成大事。
惊蛰之时,万象复苏,正是“顺时”的真谛所在。
冬日里,昆虫寒蝉蛰伏在土下,麻雀也噤若寒蝉,一动不动。
它们并非懒惰,而是在乍暖还寒的季节,没有轻举妄动,耐心等待春天的来临。
一旦惊蛰到来,冻土融化,它们立时破茧成蝶,展翅高飞,释放出积蓄已久的生命能量。
人生亦然,待时而动,时来则动,方能事半功倍。
张良在秦末之乱中隐忍9年,郦生智囊韩非被秦王活埋,孔子游说诸侯不遇,他们都在劫难之时知隐遁,沉潜意识,待机而动。
一旦时来运转,张良辅佐刘邦称帝,韩非辅佐秦王治国,孔子撰写《春秋》之学启迪千古……
他们都能成就一番伟业,缘于看清时势,顺应天命。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顺遂,也难免遭遇劫数。
面对劫难,能知隐遁,忍耐心存希望,等待东山再起之日,这就是“顺时”的智慧。
02
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类由自然状态走向精神自由,要经历三个阶段:
割草求牛,寻找牛的阶段;忘草求牛,反思本心的阶段;忘草忘牛,返璞归真的阶段。
人生处世,也存在这样的觉醒过程。
一开始,我们对名利地位充满向往,这是割草求牛的状态。
可名利带来的只是短暂快乐,并不能真正满足内心。
这时我们才开始反思,放下一切虚妄的追求,回到内心本真,这是忘草求牛。
最后,我们意识到一切妄念都可释然放下,返璞归真,进入忘草忘牛的境界。
佛陀就是这样一次次觉醒的典范。
他本是边境小国的太子,衣食无忧,可他看透了红尘中的无常与苦难,放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之道。
这是“忘草求牛”的觉醒。
在菩提树下打坐六年,他终于悟出“生死别绝,滔滔者也”,获得解脱,这就是“忘草忘牛”的觉悟。
他明白众生本具佛性,一切因妄念生死,止息妄念即是涅槃。
王阳明的“竹林惊醒”,也是人生的一次大觉悟。
他本追求读书明理,向善,企图通过外在积累达到“格物致知”。
后来隐居龙场,闭关悟道,他才明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人生之道,这是一种内省式的觉醒。
人生在世,总难免有功名感召,欲望芜杂。
重要的是及时觉醒,抛开迷障,回归本心,不为外物所累,这才是真正的“出世”之道。
03
融会贯通,返璞归真
人生之道,并非完全否定世俗,也非完全抛弃尘世。
而是在繁华世界中保持一份超脱,入世不染,出世不缺。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他主张返璞归真,但也提倡“为万民父母”,劝世人行善去恶。
屈原是深谙世故之人,他选择放逐,却也劝说百姓“勿恶勿佞”。在绝世独立中,他仍怀有渡世情怀。
真正的圣哲是顾立世道人心,又超脱红尘,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如履平地”。
惊蛰时节,万物破土飞翔,寓意着破除迷障、觉醒人生。
顺时而动、觉醒修行,我们都可以在平凡生活中感悟,向内找到人生的真谛。
惊蛰的意义不仅在于万物复苏,也在于人生的苏醒。
顺应时势,懂得进退,亦明白返璞归真,才是行事的大智慧。
转瞬即逝的青春,我们要在柴米油盐中体悟人生,方得大自在。
好文推荐
▽▽▽
钱,是世界上最具灵性的东西!(深刻)
世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这1个字!
放弃上岸后,他们的人生怎么样了:人生并不只有一条路
中国可能会经历一波“文艺复兴”?
命里出现这4类人,就是来害你的,千万要小心!
老人生日不能随便过,“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三不过具体指什么?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不是勤聚会、常帮忙,而是这几句话
“人有贵相,一看便知”:自带贵气的人,这三个特征藏不住
沉得住气,才能成大器(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星标」本公众号▲
▲点「在看」是对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