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参访的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4月4日将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到此祭拜黄帝陵。2009年4月3日,马英九在台北遥祭黄帝陵,后任内六度参加遥祭典礼。
翻阅陕西《黄陵文典》编纂委员会所作《黄帝祭祀卷》,27年前,曾有位马英九尊敬的政坛前辈也造访与此,他就是当年历任台北市市长、台湾省主席、“内政部长”“司法院院长”的林洋港。1997年5月7日,他选在香港回归的同年,和家人、亲朋一行10人拜谒黄帝陵,表达了身为台湾省的中国人慎终追远、期盼统一的夙愿。
林洋港1927年生于日据时代的台湾,后东渡日本,1947年考入台大政治系,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由基层开启从政生涯,从科员一步步崭露头角。他曾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68年,当选南投县县长,南投虽无海,却有“林洋”港。1972年,他更进一步被推选为台湾省政府建设厅长。
如今,在翡翠水库管理处设立的纪念碑上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前台北市长林洋港在民国66年任内,为了解决市民缺水之苦,下定决心建造翡翠水库。但由于翡翠水库距离市区仅30公里,提案遭受巨大反对声浪,若战争爆发受攻击,恐将溃堤,危害台北市民安全。但林洋港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坚持盖水库,并获得蒋经国支持.....”当年林洋港的这项决策,至今仍造福着大台北地区的民众,他任内从用水到都市更新,都曾留下不少硬体资产,备受后来者肯定。
林洋港讲话风趣幽默,海量豪饮,人格魅力十足。岛内资深记者刘益宏评价,阿港伯的语言艺术与亲和力,让人惊折不已。当年“内政部长”任内,有次“立委”质询,政府内政法令多如牛毛!林洋港用台湾国语不温不火地回答,“可是在我们乡下,毛多的牛才是好牛”,其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可见一斑。
林洋港曾是蒋经国“吹台青”政策被大力拔擢的本省精英,1978年就升任台湾省主席,他的发迹早于李登辉。有舆论认为,在省主席任内达成政治生涯的高峰,形成功高震主,引起蒋经国猜忌,将他排除在权利核心外。
据已出版的《蒋经国日记解密》书中披露,1978年6月27日蒋日记记载:“林洋港之为人,逐渐可以发现其好名善变,不可不防。”6月12日林洋港刚从台北市长调升台湾省主席,一般认为应是蒋经国极为器重的人,如此评价出人意料。
在7月29日的“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蒋又记下:“林洋港初任省主席。由其言行可以发现,此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不但难成大事,恐将害事,密切加以注意。”
这似乎预示了林洋港之后的仕途之路,1984年6月1日,就在李登辉获提名为副领导人不久,林洋港就从“内政部长”明升暗降为“行政院”副院长,彻底与大位无缘。
为何得此结论,蒋日记中没有交代,之后的历史证明,蒋经国的眼光并不准确。他曾评价李登辉,“少时即痛心邦国为日人侵凌,富有民族意识”,结果李登辉接任后,不仅要延续他的本土化,还想把台湾带向皇民化。或许是蒋的一念之间,就决定林、李两人的政治命运。
1990年“二月政争”,面对李登辉竞选连任,郝柏村召集非主流派大老开会,针对临时中全会会议程序提出不同意见,主张要将公开起立举手方式改成投票决定。在临时中全会上,林洋港也上台主张票选正副领导人,形同向李逼宫,但最终经过激烈表决,主张起立举手通过候选人一派胜出,李登辉搭档李元簇惊险突围。
在之后的“国大”会议上,非主流派重整旗鼓,推出“林洋港、蒋纬国”搭档组合,但李登辉请出八大老出来协调化解“林蒋配”,又提名郝柏村接任“行政院长”,不仅变相解除他的兵权,更将现任院长李焕拉下马,等于把非主流派的幕后主导者降服。两年多后,怀抱出将入相荣光的郝柏村也黯然下台,当时李登辉利用非主流派各怀心思,各个击破,巧妙拆解了反对势力,自此在政坛再无敌手。
对于这段历史,前“考试院院长”关中曾在书中透露,李登辉找郝柏村组阁时,“郝先生还跟我说,李登辉想找你当台北市长,你不要上他的当,我替你拒绝了!”绝的是,都说不要上李登辉的当了,郝柏村自己却接受了阁揆!只能说是郝柏村太有自信了?
与大位失之交臂,林洋港所怨,不在李登辉后来居上,而是他自毁“只做一任”的承诺。当年省议长蔡鸿文衔李登辉之命前来劝退“林蒋配”,曾说出“你先让他做这一任,下次再换你,他会帮忙你!”,加上李公开表示“不连任”,说要和李元簇一起退休,并在选连战组阁时,给出不选林洋港的理由是期许他“为三年后准备”,这样的言而无信,让林芒刺在背。
1996年,台湾开放第一次全民直选,林洋港竞选失败,输给李登辉,正式宣布退休,直到2013年去世,归隐山林从不问政事,他信守承诺,也为台湾政坛树立了一个典范。
晚年的林洋港担任明德安和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从事公益活动,并成立了“中华台海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致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2000年,林洋港发表两岸主张:“一个中国、对等协商、和平发展”,期许让“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梦魇永远消失,“中国人帮中国人”的美梦成真。他虽是台湾本省人,但自我认同更是一个完全的中国人。
27年前,林洋港在香港重归祖国版图之年,于陕西黄帝陵前留下了这样一段祭文,
繄我轩皇,画野分邑;垂裳而治,族氏繁昌;越五千载,声震寰宇;十九世纪,西风东渐,枪炮毒品,害我胄裔;国民革命,图强奋起,浴血抗战,台湾光复;民族不幸,海峡两分;帝国主义,居心不藏,离间挑拨,志在鱼蚌;幸我同胞,心坚似钢,香港回归,统一在望。洋港不才,一介书生;明德安和,悉心发扬,誓为国族,竭智尽忠。桥山苍苍,河渭汤汤,千秋远祖,尚其来飨!
这位被马英九尊敬的政坛前辈,当年慎终追远,不忘盼望统一。27年后,当他的后辈造访故地,除期许和平,能否如林洋港,在提及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外,大胆说出统一二字,也能一窥两代国民党政治人物,对待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个中差异,如何更有利民族复兴,更符合民心所向,在中华儿女心中自会有一把尺。
马英九泪洒黄花岗,林觉民牺牲不为偏安割据
赵少康称马英九传达,赖清德台独不代表台湾民意
马英九让两岸春暖花开?张亚中:高政治结构难突破
他谏言马英九“将功补过”,公开主张两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