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泪洒黄花岗,林觉民牺牲不为偏安割据


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4月3日上午参访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他致词时首先关怀台湾地震,希望大家一切平安。接着发表感言。
马英九说,113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同盟会在黄花岗起义,其中英勇牺牲的72位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感动了无数人。他特别提到《林觉民与妻诀别书》当中的一段,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念到动情处,马英九哽咽,表示,每次读到这一段,常常泪流满面,因为这些革命烈士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不已。
六年前,在台湾也有位青年在人生抉择的关口记起林觉民,他叫邱裕宏。不过,他没有流泪,而是选择退伍。
其实,当年他为从军煞费周折,因为念书时曾发生车祸,和对方和解不成留下刑事纪录,2008年报考专业军官班时,被台防务部门拒绝,因此提出诉愿,虽然胜诉,还是不能从军。他又在2010年义务役退伍后,二度报考专业军官班,仍旧无法如愿。
从2010年到2013年间,邱裕宏在父亲协助下自己写诉状,持续向台防务部门提出诉愿、行政诉讼,后来透过律师向大法官会议声请“释宪”,成为台湾首位为从军声请“释宪”者。“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在2013年作成715号解释,宣告台防务部门招考简章中,曾受刑不得报考的规定“违宪”。邱裕弘得偿所愿,他在2014年考取专业军官班,到偏远的东引担任步兵排长。
但到了2018年7月12日,他却在脸书写下,当初选择从军,是因相信“中华/民国”的存在,对于全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仍具有其意义,......在这个信念上,我甘愿为“国家”去奉献牺牲。

然而,今天这一切的价值都已经失去,.....忠烈祠祭祀如故,莒光园地仍解释着先贤先烈之牺牲是保家卫国,但他们代表的精神何在?林觉民之死岂是为了争权夺利割据?
邱裕宏说,正是因为分离主义让这一切都失去意义。但这批人他们已经胜利的执政了,在论述上、政治上、经济掠夺上,他们已彻底的掌控胜利....
今日真正感受“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而立之年,其实真该依从同袍所劝,看淡这些纷扰,吃公粮喝高粱,安稳度日如故。
但我就是没办法不想,痛心疾首“国家”已经名存实亡,和当今执政的一切荒谬,根本就一点都不值得守护。于是我选择只能退伍,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能为分离主义而战。
当时“台独”势力对他冷嘲热讽,“立委”王定宇称,要做中国人,机票不贵,慢走不送。
但邱裕宏从军,就在中国领土,凭什么离开?更为重要的是,他入伍不是为对抗大陆,更不是为保障分裂者鸠占鹊巢。昔日为守卫中国台湾,他历经曲折当兵,也因为发现从军,只能保卫“台独”,不能保卫台湾,才要毅然脱下军服,他要做中国人,不当分离主义的马前卒。
同样的,林觉民当年牺牲是为救国,不是为叛离中国,但岛内如今挂着的“中国”招牌,却成了“台独”借壳上市的遮羞布,在邱裕宏看来,这段历史已经蒙尘。
他的经历昭示,追求台海和平,不是向大陆喊话,因为破坏和平的敌人不在海峡对岸,反而在台湾岛内。如要保障和平的分离,无法守护台湾,如此“和平”,只能守护“台独”,终将把台湾带向深渊,这悖离了辛亥精神,也悖离了林觉民当年的奉献牺牲。
当岛内人士纷纷呼吁避战谋和,邱裕宏却早用行动证明,唯有挫败分离主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才是达成两岸永久和平的终南捷径,只是这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在台湾各色政治工作者中已无几人能有!
这是邱裕宏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证明,对两岸而言,勇敢说出国家必须统一,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胜过一桶眼泪。
赵少康称马英九传达,赖清德台独不代表台湾民意
马英九让两岸春暖花开?张亚中:高政治结构难突破
他谏言马英九“将功补过”,公开主张两岸统一
23年前为开铡李登辉,他割腕血溅国民党中评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