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白合进入政党协商陷入僵局时,前“立委”邱毅指出,郭柯合作即将成形。对此,郭办发言人黄士修11月6日下午表示,郭柯互动很密切,就“国家”体制、政府治理、两岸关系等交换意见,双方合作空间很大。黄士修表示,郭柯合作没有预设立场、慢慢谈,郭柯都不急,最急的是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
就在同一天,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被问及是否与郭台铭搭档,他说,“不用想太多”,郭台铭跟自己说过,只是希望台湾更好,没有一定要占什么位置。
也有媒体披露,郭台铭虽然已达成独立参选的百万连署,却准备随时退场,盼能与柯文哲密集磋商合作方案,以共推副手或合推财经政见等方式华丽转身。
1
无论郭选与不选,民众党对他的态度却是大转弯。今年8月,柯阵营的发言人陈智菡还曾讥讽郭,是把柯文哲当成与侯友宜谈整合的筹码,她认为郭玩的是“胆小鬼赛局”,称紧迫盯人很可怕。
两个月后,当蓝白合停滞不前时,郭又变得不再可怕,说他像个圣人,无欲无求,为天下苍生宁愿牺牲小我。柯文哲频繁向郭招手,说穿了,是要把他当作与蓝营讨价还价的筹码。
事实上,郭台铭几个月前,要选不选时,走得也是同样的路。征召失利之后,他没说是否支持侯友宜,也没炮打国民党,他要参选本已是司马昭之心,但没有最后宣布,国民党又无法出手。郭当时主动向柯递出橄榄枝,也是想增加自己的筹码。
在这样的模糊策略下,国民党虽有防柯条款,却没有防郭条款,蓝营小鸡中的不少人都选择与郭同台,让内部整合愈发艰难,侯友宜选情每下愈况。
如今柯文哲故技重施,他虽然在蓝白合阶段撂下过不少狠话,也有过隔天说翻脸就翻脸的记录,但即便侯友宜说了火车到点不等人,不少蓝营支持者对柯的傲慢已忍无可忍,但柯自始至终也没把话说死。
他说也愿意为蓝营小鸡站台,但“总统”这一局不能合,柯若出现在蓝营“立委”参选人的造势现场,除了利用蓝军组织优势为自己造势,边缘化的则是侯友宜,背后也难说没有政治算计。
事实上,进入政党协商,明明就没有初选还是民调的问题,但柯主动抛出愿让3%,即使在误差范围内赢也甘当副手,这种“示弱”让蓝营高层不得不回应,“火车还没到站”,把蓝白合的截止日期一延再延。这反而是毁了国民党同仇敌忾一鼓作气的先机,未来在野整合如果破局,即使柯心中早有决定,蓝营却可能因为没有回应他的“示弱”成为破坏整合的罪人。
2
面对蓝营高层当断不断,由参选人侯友宜在内的蓝营十五位地方县市长日前发表连署,除表达支持党中央整合方案的立场外,并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也反映出国民党支持者对未来选情的焦虑。
为了应对外界传出的“柯郭合”,有蓝委又开始积极拉拢郭台铭,“立委”李德维认为,到目前柯文哲不愿意谈“九二共识”,不愿意谈反“台独”,郭台铭跟国民党理念比跟柯文哲、民众党更相近。
虽然这样呼吁是为了破解柯文哲对蓝营的要挟,但既然知道柯文哲连口头上的反独都不愿表态,他的两岸主张里更没有“九二共识”,那蓝营高层半年前就开始酝酿整合,不问柯到底对两岸是何立场,不更加证明了,号称反独的国民党也是自失立场。即便蓝白合成局,下架民进党,又登场了一批墨绿及墨绿附随,那政党轮替的意义恐怕也有待重新评估。
柯文哲目前的做法是一步步的掏空蓝营,虽然这种模糊策略不可能拖到11月24日参选人登记截止日,但经过郭、柯连续两波“政治凌迟”,哪怕未来各走各的路,侯友宜和国民党的处境也势必更加艰难。一个百年政党被一个刚成立四年的小党党首搞得天翻地覆,合与不合,国民党的前路看似都是一片暗淡。
陆配对打赖清德,自述对马英九失望才挺柯文哲
蓝白合到点不下车,柯文哲用“示弱”凌迟国民党
柯文哲夜会朱侯无共识,隔天翻脸再捅蓝营一刀
朱立伦喊话终结“一党独大”,落入柯文哲墨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