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配遭“台独”政治围殴,柯文哲坐收两岸渔利


最近,民众党有意提名大陆籍配偶、台湾新住民发展协会理事长徐春莺出任不分区“立委”,遭遇绿营围攻。他们把户籍问题变成“国籍”争议,逢中必反无所不用其极。
赖清德说,陆配若当选“立委”将接触“国防外交”机密文件,给台湾安全带来危险。民进党党团紧咬徐女士之前在大陆的党员干部身份,称她不是民众党的代表,而是大陆派在台湾的代表。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甚至表示,她若当上“立委”,也要依《国籍法》和《公务人员任用法》放弃外国国籍,展现对“中华民国”的忠诚。上述言论,不只暴露了民进党的“台独”心态,也戳破了他们自我标榜的多元价值。
1
首先,陆配到台湾,只有户籍变更不涉及国籍问题,即便根据岛内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陆配若申请台湾身份证,须先注销大陆户籍,没有“放弃国籍”一说,绿营炒作“双重国籍”就是要偷渡分裂主张。
其次,2008年6月20日,台湾司法院大法官裁定,人民团体法规定不准主张“共产主义”或“分裂国土”的规定,是限制言论自由,即日起废除此规定。以这个标准,徐春莺即便是党员干部,甚至公开主张统一,相关言论在台湾也应受到保障,更不该以此理由剥夺她的参选权。
事实上,用容忍“台独”的标准维护支持统一的自由,把符合岛内宪制性规定的主张和分裂言论相提并论,已经是积非成是的表现。然而,当这种低配的保障,遭遇绿色正确也快要不保时,在在证明了民进党只容“台独”放火,不容统一点灯的双标。
2
面对绿营政治围殴徐春莺,柯文哲回应,让一个人有身份证却没参政权,那就不是一个法治社会。
但他又强调,自己也知道社会上有这种氛围,所以如果陆配真的当选不分区,初期就会编内部惯例,既然有争议,就不要让她参加“国防外交”委员会,若去卫环委员会、内政委员会没太大问题。
这并不是真心声援陆配,反而是顺应了民进党的逢中必反。如果徐春莺本就有权参选,当选后进入立法机构哪一个委员会,也不该因为她的身份被区别对待。
如果柯文哲心知肚明台湾对陆配的不友善,在岛内整体的舆论环境没有导正之前,故意放出“陆配可能被纳入不分区”的消息,动动嘴皮便让民众党收获了很多陆配支持。甚至面对两岸关系,不承认“九二共识”的他也能以此粉饰墨绿身份。
在这波政治攻防中,民进党骂越凶,越能凸显柯文哲务实理性的人设。退一步言,假使争议过大评估对民众党选情不利,他也可以用名单还没确定来搪塞解释。对柯文哲而言,徐春莺可割又可弃。

10月31日,回应民进党对徐春莺的质疑,柯文哲认为海选精神就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并且公开透明,因此他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人,之后会安排徐春莺出来面对媒体检验,能够通过检验就过关,没通过检验就淘汰。
把陆配推上第一线,提名陆配者面对炮火却闪到一边,只想坐收渔利却不想承担后果,这样的做法根本是机关算尽。
面对岛内一些人对大陆的敌意与偏见,当年马英九为了争取本土选票,都不得不说“我烧成灰都是台湾人”,都要不时地向绿营拿香跟拜,何况是大陆来的徐春莺?
如果陆配不具备点伊底帕斯情结,不用“弑父”的方式来博取岛内社会的认同,恐怕根本就不会通过所谓爱台湾的政治审查。
如果坚持自己是中国人,因为没通过“台独” 舆论的放大检视而被淘汰,民众党若能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柯文哲的两岸立场才更该被检验。
3
徐春莺是在三十年前与台湾结缘,他的先生是1949年5岁时来台的江苏人,因为当年返上海寻访亲戚,辗转找到徐春莺帮忙,二人结识最终走到一起。几年前,接受岛内媒体访问,她表示,虽然女儿从小被带回上海多次,也学会讲上海话,竟然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与她不同。也就是说,徐女士坚持自己是中国人,徐女士的女儿却只认为自己是台湾人。
这次她身处舆论漩涡,有位准备角逐台北市士林大同选区“立委”的国民党议员重提这段往事,她骂民进党专断,又称赞徐女士尊重女儿的想法。
这种思考比起绿营的逢中必反,是五十步笑百步。当一个从事两岸交流工作,为陆配争取权益的人,都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女儿拥有正确的身份认同,这不是多元包容,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即使当了“立委”,如何能影响更多台湾人明白自己也是中国人,当自己都身陷政治囹圄,又如何能维护保障认同一个中国的其他陆配的权益?
不彻底改变逢中必反的舆论环境,这样的参选反而是让绿营与柯文哲在骂来骂去中坐收渔利,为了自己不成为炮灰,大可不必蹚这趟浑水。
柯文哲夜会朱侯无共识,隔天翻脸再捅蓝营一刀
朱立伦喊话终结“一党独大”,落入柯文哲墨绿陷阱
侯柯搭档已到破局边缘,金溥聪被打回原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