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上午,台湾前清华大学校长、物理学家沈君山病逝,享年87岁。沈君山一生多才多艺、潇洒不羁。他是科学家、教育家,散文水平出众,还是围棋与桥牌高手。
沈父沈宗瀚、沈母沈骊英都是著名的农学专家,因显赫家世,沈君山与连战、钱复、陈履安并称“政坛四公子”。但他的学术成就最高,学贯中西、融通文理,堪称奇才。他前半生顺遂,晚年却三度中风病魔缠身。
就在沈君山病逝的同年,岛内发起了所谓“东奥正名活动”,前田径选手纪政受“正名行动小组”邀请,担任该“公投”提案的领衔人。纪政曾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奖牌的女子选手。在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以10秒4的成绩获女子80米栏铜牌。她在正名活动中呼吁,把“中华台北”改成“台湾队”,而她身边都是清一色的深绿独派。
这是两则不相关的新闻,但很少有人想到,出身背景不同,从事领域迥异的两位新闻主角,在近四十年前却有过一段生命的交汇。
1
那是197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名古屋开会讨论两岸的奥运会籍问题。当时身为“中国会籍危机处理小组”成员之一的沈君山,作为台湾奥会顾问与奥运奖牌获得者纪政、杨传广一同赶赴日本。
临去之前,他拜望蒋经国、蒋彦士,蒋经国留给他的话是:“政府还是不接触,不谈判”。蒋经国语带玄机,暗示会籍问题不排除以非官方身份与大陆接触。经此一会,大陆入主国际奥委会,台湾则以Chinese Taipei继续保留会籍。
对当年台湾而言,不能代表“中国”才是会籍危机,如今蓝绿都说“中国台北”是打压,却忘了沈君山、纪政等人力争的“中华台北”名号,也是为保全“一个中国”,不是像后来者拼命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前一年,沈君山与纪政初次相识,两人相差12岁。沈是自由基金会的首任董事长,纪政退役后从事体育外事工作,高挑的身材,流利的英语引起沈君山的注意。隔年在名古屋彼此又培养了“革命”友谊,二人感情逊色升温。
事实上,纪政相貌并不出众,而沈君山追求过的女性大都是绝色佳人。就出身背景论,一个家世显赫,一个出身新竹乡下,从小就当了养女,可谓天渊之别。然而,台当局在外事战场屡屡碰壁的年代,这两个人却阴差阳错地走到一起。
沈君山后来与纪政同游希腊,从一个岛到一个岛,从一个神话到一个神话,纪政学问有限,对这些兴趣也不大,但旅途中的二人彼此关照并不寂寞,直到四天假期结束,他们赶到机场,这段感情也划下句点。沈君山2004年在《联合报》副刊记录了这段往事,文中写道,
飞机很空,我们各自占了一排座位,....拥着各自的愁绪,想着各自的未来,飞机腾空而起,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都留在渐渐远去,灯火阑珊的雅典了。
同游希腊不到两周后,纪政结婚了,那是她第二段婚姻,听闻消息的沈君山在滂沱的雨夜敲开了三毛家的门,她也是纪政的好友。三毛泡了杯咖啡,静静地听他诉说与纪政的感情故事。从此沈君山与纪政再无交往,重逢已经是在17年后他首度中风时。而三毛也在多年后自缢身亡。沈君山后来回忆,想起三毛,他会想起那个滂沱的雨夜。
2
1990年“国统会”成立时,沈君山出任委员,主张与大陆商议统一。他与当时的大陆领导人曾会晤三次。虽然沈君山提出的,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未来的,现在是分治状态。从之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观察,这种论述已被台当局领导人李登辉利用,目标朝向“一族两国”,更不适用今天的两岸。
但当年沈君山提出的初衷,在大局上还是立足于两岸都是中国人,希望走向和平统一。当今天很多岛内人士以“高等华人”的心态把对岸善意看作理所应当,沈君山却早有言,大陆对台已仁至义尽。
沈君山为人称道还有牌艺与棋艺,他曾两获世界桥牌大赛亚军,也是围棋六段棋士,和吴清源、林海峰、聂卫平等人是至交。
1999年,身为围棋好手的沈君山鼓动好友金庸、聂卫平等人,举办“炎黄杯”世界围棋比赛,首届比赛在大理举行,但也是在那次大陆行之后,回到台湾的他因脑血栓引起首度中风。
2005年,他二度在新竹中风,想起第一次中风时纪政的全力帮助,半夜打电话再度求救,纪政找来了管家与119,先送新竹马偕医院急救,自己也从台北赶来,救了沈君山一命,二人的关系从情人升华为家人。
后来,大陆围棋界的人士到台湾探访,都是纪政接待。她还曾与聂卫平结为义姐弟。2009年,沈君山三度中风,经抢救虽保住一命,但直到去世都始终处于昏迷状态。
在沈君山为协商统一奔走时,纪政也曾经为两岸中国人奔跑。北京两次申奥,她都组织海峡两岸市民,在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之间徒步,宣传奥运,表达对北京申奥的支持。
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纪政却说,国际奥委会两百多个会员国里,只有台湾无法使用“国号”、“国旗”与“国歌”,所以奥运标榜的公平、神圣已经不存在,台湾队不应参加奥运。但那个“中华台北”的名号,当年明明是她为了保住台湾的中国会籍努力争取的。
1970年,纪政在接受访问时曾说:“我的皮肤是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的,全身无处不是中国人的,我要永远作中国人,为国争光。”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奥,她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北京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再到2018年东奥正名,记者问她是不是中国人?纪政却解释,当年说的是华人的意思。
纪政称,1960、1964、1968我三次奥运出赛的时候是以台湾之名参赛,如果支持“台湾正名公投”就是支持“台独”,那蒋中正是不是也是支持“台独”?
但纪政避而不谈,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台湾代表队的旗手就是她自己,当时的台湾是以“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名义参赛。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因为加拿大与大陆建交,声明一个中国立场,台湾不能再以ROC的名称参赛,但当时台湾运动员已经到了加拿大,斡旋失败后,台湾方面决定退赛。
即便是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当时国际奥会认为,台湾的中国奥会不能代表中国,只能以“台湾”或是“福尔摩沙”的名义参赛。虽然台湾派出代表团参赛,但在开幕式上代表团手持“Under Protest”白布条,通过主席台以示抗议。
那时的台湾也没有停止过正名,但那是两岸谁代表“中国”的名号之争,而不是像今天的岛内,被称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抗议被打压。
这些历史纪政不想再提,但很多都没有忘。当年沈君山爱上的,是一个曾经为中国人在奥运摘牌,为保住台湾的中国运动员参赛权而努力的纪政。当他心系统一,为两岸和平奔走,他曾经的恋人多年后竟成了分裂两岸的先锋。
当“东方羚羊”跑进“台独”赛道,晚节不保除了有损她个人在两岸的评价,也让她与沈君山的这段情谊不再为后来者津津乐道。人们会记住翩翩君子沈君山,但对为“台独”摇旗呐喊的纪政,只有唾弃。
台独网红爱上大陆,民进党去中国化失败?
从朱立伦裁撤黄复兴,看大陆媒体对台误区
马英九回应苏起批评,否认用赖幸媛是任内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