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金门宣言是马英九两岸意志的延续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5月13日在金门发表和平宣言,主张要在“一中各表”的原则基础上,站稳“中华/民国”的立场,和中国大陆重新展开谈判,并以金门作为两岸新的常设谈判地点。
宣言中,郭台铭把大陆对“台独”的军事威慑归咎民进党当局的挑衅,称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相较蓝营过去习惯的“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制式回应,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岛内部分人倒果为因的误区,这段谈话也被不少两岸媒体转载。
1
持平而论,在当前岛内政治氛围下,能讲这样的话确实需要些勇气,但不应忽略,郭台铭在2019年参与国民党党内初选时,曾有涉及两岸的争议言论。当时他说,没有各表就没有共识,他所指的中国是“两个中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这次矫枉的原因,也是在极力修补当年论述带给两岸的负面影响,就当前渴望被蓝营征召的他而言,也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需要。
郭台铭说,如果他当选,代表的是“中华/民国”,没有了“台独”因素,大陆军机就不该再扰台;军机不再扰台,两岸就可以坐下来谈。这固然点出了民进党谋“独”挑衅的原因,但还有一段涉及两岸的历史却没谈。
根据熟悉空军战史的台湾学者习贤德先生的研究,在1963年台湾海峡的最后一场空战之前,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的的任何一场空战,都是由当时的台湾空军主动挑起的,台湾的飞机不是在海峡中线附近穿越,而是直接飞到大陆领空,除了技术上的优势,更在于当时的国民党当局认为,它也代表“中国”。两岸之间的敌对是内战延续,没有“侵略”问题,这是当年双方的共识。但这段历史,却在今天被动摇了,甚至被彻底颠倒了,蓝绿众口一词反“并吞”,却始终不愿正视根源来自岛内的认同扭曲。
台海实现真正和平,在于两岸在一个中国之内结束政治对立,而不是以“和平”包装,回避两岸政治关系向前迈进,以此达成分治分裂现状的固着化、长期化,这样的“和平”,本质是妄图限缩大陆遏制“台独”的方式与手段,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民进党的谋 “独”行为。
2
谈到“九二共识”部分,郭台铭认为,“九二共识”包括“一中”和“各表”,“一中”指的是台湾法律规定的“一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一中”……他谴责民进党当局对“一中各表”进行了偷梁换柱,故意代换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边一国”等说法。
首先必须明确,1992年两岸双方达成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其次,“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共谋国家统一,并不涉及“各表”问题。当年正是因为李登辉妄图否定一个中国,才想以“各表”偷渡分裂主张。况且,郭台铭在宣言中也指出,1992年双方在事务性协商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那岛内一天到晚要大陆正视“中华/民国”,这种说法不就是公然违背了“九二共识”的精神。
再次,台湾目前法律规定的“一中”在这三十年来不断受到岛内政治环境的挑战,甚至分裂势力妄图颠覆更动相关规定,“台独”没有完成“正名制宪”是屈从现实的结果,并非主观意志的选择。当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与法律定位产生严重偏离,面对“台独”操弄的主流民意,当执政者也要追求选票最大化,相关法律在“政治正确”面前,也就失去了公权力作为后盾。
即便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也不敢针对去中国化教育作出大幅修正,也无力用公权力限制“台独”势力在岛内的发展,面对“台独”学生攻占台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台独”组织“美国台湾政府”占领南投中兴新村的台湾省政府,当局也没能祭出铁腕手段,甚至主政者在论述台湾主体性、二二八等议题上种种拿香跟拜的表现,还让“台独”势力的反扑获得更高的正当性。
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台独”主张扩大化,“台独”政党进入体制内,透过选举掌握公权力,进一步推动“台独”政策,完成全面去中国化。尤其当民进党当局也开始利用,“中华/民国”这一政治外壳铺陈它的分裂路线,这四个字的内涵早已随着本土化潮流完成质变,再将其视为反“独”象征,提供的只是一种幻觉。
因此,个别蓝营大咖常说的“一中各表不会表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是宪法不容许的”,不仅不构成反“独”论述,从国民党2008年到2016年的执政时期的作为看,在岛内的政治现实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3
纵观这份金门宣言,它维持了维护两岸和平交流与坚持“一中各表”的论调,与其说是郭台铭的主张,倒不如说更像是马英九两岸意志的延续。但即便是这样的主张,在今天的国民党内也未必是主流意见,否则访陆归来的马英九不会在桃园机场大声疾呼“九二共识”又活过来了。对大陆而言,“九二共识”一直都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真正的挑战反而是蓝营内部随着两次“大选”失利,一直杂音不断。
不可否认,马英九执政时期,是两岸经贸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的八年。但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和“亲美、友日、和陆”,也导致两岸的政治关系始终不能向前推进,台湾一切政策必然是先唯美国马首是瞻,两岸关系当然也不例外。正如大陆涉台学者余克礼的分析,这一政策路线又进一步加剧岛内分离倾向,最终酿成“反中、仇中、拒中”的“太阳花学运”,为民进党重新上台全面执政创造条件。
延续此方针是郭台铭的选择,但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而言,马英九路线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历史也已给出答案。对于这份金门和平宣言,当中积极的讯号不必盲目否定,桎梏与误区更不应躲闪回避,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实事求是,是最好的因应方式。
郭台铭赴金门发表和平宣言,战争威胁来自台独挑衅
侯友宜称台独违法,但反独在岛内已日渐空洞化
朱立伦遭党内炮轰,蓝营“立委”初选再起内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