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民党“立委”初选的 “芯费大战”上周六落幕,北市议员徐巧芯扳倒五连霸“立委”费鸿泰。
从周六当天上午八时开始到下午4时投票结束,选举人数5680人,投票人数1537人,投票率27.1%。外界预料费鸿泰在党员投票能轻骑过关,不料开票后双方票数拉锯,最终总票数763票比762票,徐巧芯赢一票。
民调部分,北市党部找来两家民调公司调查。最终依照党员投票占3成、民调占7成比例计算,徐巧芯拿下51.266%、费鸿泰则为48.734%,徐巧芯获得国民党第七选区立委提名资格,打响“世代交替”第一战。
1
这次初选,直到党员投票前夕,徐巧芯还控费鸿泰找里长包车载人来投票,费鸿泰则反批造谣抹黑诬陷,不排除提告, 双方厮杀至最后一刻。
对于缺少“直球对决”文化的国民党来说,这场大战颇具指标意义,3月初,本来一度传出中常会将通过“大局条款”,“立委”提名将以现任优先,但党内年轻世代集体炸锅,国民党又火速澄清,让初选过程一波三折。
从呼吁国民党世代交替到邀约公开辩论,徐巧芯利用“空战”优势,完全掌握了议题主导权,深耕基层的费鸿泰则处于守势,疲于应付对手抛出的话题,抓眼球博声量的能力,逊色不少。
但从二人网络声浪的大幅差距和最后党员票数焦灼看,如果世代因素是国民党支持者的首要考虑,徐巧芯应大幅领先,结果证明,蓝营支持者对二者认知区别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新锐市议员击败五连任的“立委”,也反映出国民党支持者对于战将出头的急切渴望,媒体声量部分,徐巧芯战力更胜一筹,由于费鸿泰的基本盘没有被成功激发,前者利用“空战”优势脱颖而出。
但一路走来,徐巧芯也饱受争议,外界质疑如果自认战力破表,大可替党到艰困选区开疆拓土,就像2019年前主席洪秀柱也曾南下挑战王定宇,但这些只有一届议员资历的年轻人,只把目标锁定在蓝营的优势选区。
即使如此,由于“立委”选举是单一选区制,一选区仅一席,难度远远超过议员选举的复数选区制(多席次),在2016、2020两次“立委”选举中,即便在松山信义区,国民党得票率都没有强势过半,如果再缺少“最强母鸡”带领,不能复制当年马英九竞选地区领导人时的气势,前路依然艰困。
2
然而,比起二人的成败,更应关注的是国民党内的这种变化将如何影响两岸关系,那更有必要了解,这些年轻世代究竟是一群什么人,他们过去又对统独问题又有何立场主张。
初选胜出的徐巧芯做过国民党青年团团长,2015年担任过洪秀柱竞选团队的发言人,换柱后又转任朱立伦团队的发言人,隔年马英九卸任后,又一度担任马办发言人,当时的徐巧芯是崭露头角的国民党青年军的代表。
但徐巧芯最为人熟知的,是2016年国民党在领导人、“立委”选举大败后,她与杨伟中、李正皓等人组成“草协联盟”,誓言改革国民党,在党衰微之际,向党内开炮,被前“立委”邱毅批评为假改革,真斗争。
当时的徐巧芯主张党内可以考虑把“中国国民党”的党名更正为国民党,召开临时全代会辩论党的路线,主张党的路线应该往台湾主体性再做更多的论述。
事实上,马英九的八年已经证明,加强本土论述虽然一定程度压制了民进党操弄统独议题的空间,但是并没有扩大国民党的执政基础,国民党在深化本土论述的同时,也弱化了中华民族认同情结,客观上助长了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更为两岸政治关系向前推进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因此,“草协联盟”提出国民党去“中国化”的主张,完全是饮鸩止渴、有病乱投医。
“草协联盟”的领衔人杨伟中,早在2014年“太阳花”学运爆发时,见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开始反戈一击,率先辞去国民党发言人,全然忘记知遇之恩。后杨又被朱立伦延揽,重回国民党中央,在2016年国民党败选后,上演相同戏码,并且上遍绿营谈话节目,成了反国民党的急先锋,最后被开除党籍。杨伟中后来加入民进党主导的“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如果不是2018年在库克岛溺毙,已经要准备接任民进党当局的劳动部门次长,光辉犹如当代汪精卫。
而另一位成员李正皓在2019年也因为多次在政论节目攻击国民党候选人被开除党籍,在这次马英九访陆期间,他公开批评马英九到大陆认祖归宗,昔日在蓝军吃香喝辣眼见国民党已成明日黄花,反攻倒算不遗余力的程度与杨伟中不相上下。
许巧芯虽然一直留在国民党内,但昔日与杨伟中、李正皓站在同一阵线,两岸政治立场可见一斑。
2019年,她声援香港“反送中”,面对“台独”支持者在大陆工作回到岛内被质疑,她的回应也颇为神奇,竟称自己“反G不反中”,表示越多的经贸文化交流,越有机会促进彼此了解,洒下“民/主”种子,把部分人吃中国饭又砸中国锅的不道德行为,说成比耶稣还要神圣。由于徐巧芯在2019年频上政论节目,攻击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更被知名导演刘家昌怒批言论像民进党,简直“吃里扒外”。
2020年,因为“求和说”掀起的争议,王金平出席海峡论坛受阻,徐巧芯还把矛头指向大陆美女节目主持人。与面对大陆趾高气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当国民党“立委”陈以信无视民进党在疫情期间的拙劣表现,竟拿香跟拜台湾南波湾,主动献花苏贞昌和卫福部门负责人陈时中,遭遇党内不满后,第一个上绿营节目护航陈以信的也是徐巧芯。
早前,徐巧芯宣布参选“立委”,有媒体评论称她是最让民进党害怕的角色,但她流露出的“凶狠”与战力,恐怕不只单单面对民进党,主张国民党去“中国化”、力挺“反送中”,甚至在面对大陆时,也都有过尽情地挥洒与流露。如果徐巧芯未来成为国民党内的主流,或许可以让蓝军在岛内一定程度摆脱颓势,但对两岸关系的正面发展而言,不应忽视所谓“世代交替”背后涌动的一股更为反G,更为敌视大陆的暗流。
这次颇有意思的是,徐巧芯在选前一天,网络直播时合体孙文学校校长张亚中,为争取蓝营选民认同,大谈自己为何加入国民党,徐巧芯说不能接受“日治”,也不能接受美化“慰安妇”历史的言论。然而,在2015年课纲微调风波的隔年,国民党失去政权,“草协联盟”成员徐巧芯率先在党内开炮,主张国民党割弃“中国”二字,那段历史,显然不是现在强调自己正蓝立场,就能一笔抹去的。
但对于很多国民党支持者而言,即使昨非而今是也无关痛痒,相比两岸主张的蓝绿异同,下架民进党可能是现阶段他们的唯一目标,尤其,当自砸“中国”招牌的年轻世代都能变身蓝军悍将,都被无数人寄予希望,则更加证明,国民党已经不能靠理念与路线聚拢岛内民众,蓝营支持者指望“讨厌民进党”变救命稻草,却忘了在捍卫“本土”的召唤下,岛内还有另一群“讨厌国民党”的人始终瞄准蓝军的罩门,磨刀霍霍时刻准备把他们扫入历史,比起所谓的世代交替,理念的空洞路线的迷失,才是蓝营真正的危机所在。
贸易歧视背后的优越感,折射“台独”面对大陆的不道德
龙应台想拍“台独”马屁,为何总踩到马蹄
杨虎城与戴公祠的血祭,73年后与马英九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