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台湾媒体报道了不少岛内景点“日本风”过头的现象,除了许多据点盖鸟居、穿浴衣、办日本祭典,去年甚至有以古迹为名保留下来的日据时期神社,迎回象征日本天皇始祖的“天照大神”并予以祭拜。
新闻中提到,台湾光复之后,位于桃园虎头山的桃园神社以保护古迹为名未被拆除,转为主祀郑成功、刘永福和丘逢甲等反清、抗日烈士。不料去年桃园神社与日本北海道钏路鸟取神社合作,从日本迎来大国魂命、天照大神、丰受大神供奉,成为全台唯一供奉日本神道教神明的神社,年底跨年夜还仿日式习俗过除夕夜。
当昔日抗日地标变成拜鬼神社,长期关注两岸事务,就在桃园工作的陈征宇医师感慨地说道,
如果是穷乡僻壤、民间小庙也就算了,在台湾的公有土地、门户大县发生如此一幕,恐怕不能以政治归政治、文化归文化来掩耳盗铃。如果当地的县市首长不拿掉,跟伪满康德有何区别?
不少两岸媒体都跟进了相关新闻,对岛内的这种媚日行为也给予了批判。但很多人忽略一点,如果说迎回“天照大神”的举动,发生在前任民进党籍市长郑文灿任内,但今天选择拿香跟拜的,却是在去年九合一重新拿回桃园市、标榜领导抗战让台湾光复的国民党,这更让人感叹历史的错乱。
当抗日地标成了拜鬼神社,难怪当年有反课纲的高中生公然说“马关条约”是合法的,妄称慰安妇是自愿的,明明是在抹杀历史真相,还敢走上街头抗争,把沉沦当伟大。
也难怪2018年日本右翼分子藤井实彦拿“腿麻”当借口,敢脚踢台南慰安妇铜像,当台湾岛都拜起了日本的鬼神,一个带着宗主国心态的日本人如何会觉得自己错?
过去国民党面对大陆,最爱争到底是谁领导抗战,虽然两岸诠释有所差异,但抗战始终是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如今台湾拜起日本鬼神,恐怕到底有无这段历史,在岛内都成了大问题。
几天前,国民党有位战斗蓝的领袖以“俄乌战争”和228比喻两岸关系,称如果台海开战,对台湾人来说,仇恨不只会持续70年,700年也结束不了。
然而,当抗日地标成了拜鬼神社,50年的殖民历史,多少压迫、多少血泪如今都烟消云散。
2011年,日本发生近海地震,来自台湾地区的捐款居世界第一,且超过有捐款的其他93个国家的总额。
对照之下,台湾每年赚大陆1000多亿美元,疫情之时第一个表态愿意提供疫苗的是大陆,当年无论是88风灾还是花莲地震,也都是大陆率先伸出援手,换来的却是绿媒制造的大陆组合屋甲醛超标、以及日本拥有高阶生命探测器的假新闻。
这到底是“仇恨”,还是中日之别?而为了选票,蓝营的政治人物只论现象,却不敢多问原因,生怕得罪了主流民意。
正因如此,当年马英九任内也得去台南纪念日籍工程师八田与一,肯定他兴建嘉南大圳及乌山头水库,对嘉南平原农业发展的贡献。
虽然马英九认为,贡献和日本侵略历史应该分开,但作为殖民者官僚的八田与一,能和压迫台湾人民的历史不产生关联吗?
但这些真相,因为无法拓展选票,说出来可能还会丢票,就不在国民党政治人物的思考范围内,只有拿香跟拜。
就这样,一直拜到民进党2016年重新执政,在绿色只手遮天的“转型正义”下,国民党等来的是被执政者清算的命运。彼时的国民党又抗议,应该把日据时代也一并纳入,但最终的“促转条例”并不包括半个世纪的殖民历史,而成为台D鸠占鹊巢之下,要对“中国”招牌清算的不正义。
时过境迁,国民党执政的县市里,不拜抗日英雄,也拜起了日本鬼神,面对昨非今是,还奢谈台D的“转型正义”到底正不正义?
去年九合一选举过后,有蓝营的政治人物称,蓝色狂潮推到“抗中保台”牌,可是抗日地标如今变拜鬼神社,倘抗中失效换来媚日起效,那民进党原来的牌到底推倒没推倒,失效没失效?
有岛内媒体对此评论,“拿香跟拜”的民众可能没想那么多,但主导者的心态已是自视为日本臣民,不伦不类。
今天发生在桃园的这一幕,主导者已经可以不是民进党,而是头顶“中国”二字的国民党县市首长,当绿规蓝也随,如此台湾光复了吗?
人大代表凌友诗:严惩台独,统一后两岸采取相同体制
国民党南投补选折戟,台湾省政府旧地被“台独”攻陷
50年前蒋经国密会辜宽敏,是感召“台独”还是联手拒统?
赵少康:两岸开战,700年也化解不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