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敖笑傲江湖,他说 “中华民国”已亡,戳破蓝绿荒谬



李敖大师去世五年了,当时他病重想做节目来一场告别,但最后在平静中不告而别,比起他的快意恩仇有些遗憾。
五年前,民进党当局的“文化部长”郑丽君要为大师呈请褒奖,指出,李敖在1963年加入《文星》杂志编辑,引领《文星》杂志作为台湾知识界的重要启蒙。.......对台湾社会影响深远。李敖所主编的《文星》杂志,也引介现代文学,宣扬自由主义思潮,为台湾自由主义精神播下启蒙种子。

然而,李敖的一生多面,除了争取自由民主,他还坚定支持统一反对分裂。大师生前曾说台湾对他太小,当他的嬉笑怒骂、快意恩仇早已扬播祖国;当他生前引用蒋介石1950年在阳明山秘密会议的谈话,说 “中华民国”已亡,怎会接受这样的肯定?
不管台湾多小,除了当年神州文化之旅短暂赴陆的几天,他的一生都在那里。李敖是很多人中学时代的偶像,媒体人刘益宏回忆:
只要知道谁有他的书,再远的地方都去借,再软的姿态都愿摆,总希望先睹为快。他的文章影响我的行为和思想。有一次,国文老师在我的文章薄上批:文笔犀利,但千万不要成为第二个李敖。此一语,让我乐不可支。
李敖一生行侠仗义,他曾替老兵李师科喊话。
1982年4月,退伍老兵李师科闯入土地银行古亭分行,大喊“钱是国家的,命是你们自己的,我只要1000万元,你们不要过来”,在射伤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后抢走新台币531万余元。
李师科落网后全台一片叫好。但一般人认为的江洋大盗,背后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凄惨经历。    
李敖撰文说,李师科是中国农民,在抗战胜利后,他想解甲归田,重新回到家乡和土地,但是,巨掌拦住了他,他要继续爱国下去,在枪林弹雨中,他只被打败,没被打死;最后,他跟到台湾。他眼看政府退后,自己却不能退伍,正如政工人员所说:“国家需要他!”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老兵,摊出他的储蓄,一捆钞票,一捆捆钞票在数,数完一捆,朝床上一丢说,'这捆可买条大腿',又数一捆,又一丢说'这捆可买一只胳臂'。有朝一日,整个的老婆就在这样,分解结合中凑成了,在他数钱的时候面露得意之色,在旁围观的老兵们,面露羡慕之色,那种对比的神情,我至今感到心寒。
如此文笔,让全台湾的报纸记者都黯然失色,谁能有这样的观察,这样的义愤,李敖为一个死囚喊话,也在替一群人打抱不平,他们用青春与血汗为“中华/民国”陪葬,李敖揭穿的是一个时代的荒谬。

从《文星》到入狱,从入狱到复出,再后来,文坛的李敖开始转战电视媒体,一身不变的红夹克在荧光幕前独白,他要笑傲江湖,但有时仍是老梗加掺水。对老读者来说,李敖不再有新意,他叫李敖大哥大,但是已离舞台中心渐远,他转进香港,一样的嬉笑怒骂,却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但他的笔锋依旧犀利,那本《大江大海骗了你》,对龙应台大卸八块迎头痛宰,戳破了那些人“请用文明说服我”的虚伪与偏见,让人读起来倍感畅快。不负50年来500年内,白话文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的盛名。
晚年的李敖热衷政治,从“总/统”、市长、“立委”、无役不予,除了在陈文茜的力挺下2004年进军台立法机构,多数时刻只为搅局,只为守住落日下的余晖。李敖将最后的政治余热投射到了2012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他不遗余力的批马挺宋,对于曾经的敌人,从宋楚瑜到许历农,他都相逢一笑,但穿越时空大家也都老了。
李敖台中一中的老师严侨曾说:“我不相信国民党会把中国救活,他们不论怎样改造,也是无可救药,他们的根儿烂了。十多年来,我把自己投入一个新运动,我和一些青年人冒险、吃苦,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远景,所以我做了共产党,我志愿偷渡过来。为我的信仰做那最难做的一部分”。
严侨为李敖许下过一个梦,带他回大陆。严侨后来被捕、晚年皈依佛门,五十五岁那年因心肺衰竭死去,再没回到大陆,但李敖回来了。

2005年的神州文化之旅,是李敖人生的巅峰,在北京、在上海,他的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掀起一股旋风。李敖谈了很多希望与期许,但他也说,我70岁了垂垂老矣,他引用陆游的诗称:“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而今一语成谶。
在岛内,有些外省人总爱追忆似水年华,感叹自己的身份不被接纳,其实这些人多数是“台独”无胆,求统无量,所以才认为里外不是人,才要背负所谓的外省原罪。但这样的迷失不属于李敖,他说自己始终都在中国从未离开,也就没有自怨自艾。
2005年9月,“立委”高金素梅率团赴联合国抗议,要求日本为强征高砂义勇队当炮灰的历史认错、道歉、赔偿。行前三天记者会说明快结束时,李敖突然现身,他穿越一众记者拿起麦克风讲到,“大家都知道,我李敖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我只捐款给两种人,抗美与抗日的人,今天我带一百万来捐给素梅,素梅,你要坚持抗日!”
李敖是文坛狂人,但再爱李敖也不必痴狂,就像他自己写过的歌“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对李敖来说,智者之爱不是痛快的死去活来,快乐也有该远近深浅。在家属五年前的声明中,李敖的身后事一切从简,想必因为此。如今他在天上,五年后想起他,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是对他最好的缅怀与悼念。
从翻脸洪都拉斯看台独扭曲国家认同
金门失踪士兵最新消息:人在厦门不想回台湾
刘和平:鼓动两岸开战的可以洗洗睡了
从“台当局领导人”到“分裂分子头目”,蔡英文的台独末日将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