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地区的田径史上,曾留下不少尘封的纪录,比如女子1500米项目的最好成绩,仍停留在近半世纪前,至今无人打破。而纪录创造者李秋霞,曾是首位代表“中国”登上奥运中长跑赛场的女子运动员。时光荏苒,当这个陌生的名字在若干年后重新跃上媒体版面,她不再是当年的“炎黄之光”,而变成了一个狂热的“台独”追随者。
而这种转变所投射的,更是几十年来岛内社会对于“国家认同”的集体迷失。
出生在台湾南投县的李秋霞,读高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老师挑中参加学校的1500米比赛。从未受过任何正规训练的她表现出色,也意外发现自己的田径天赋,并在毕业后报考了台湾省立体专。
1970年,李秋霞参加曼谷亚运会,获得1500米田径比赛金牌。1975年6月,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二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中,李秋霞在女子组800米、1500米、3000米比赛中连夺三冠,闪亮亚洲田坛。
同年5月,她在美国加州国际田径邀请赛创下了台湾地区女子1500米的纪录,至今岛内无人超越。在亚洲赛场所向披靡,让李秋霞将目光投向来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
事实上,在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李秋霞已经创造历史。虽然她在800米和1500米的比赛中仅位列预赛第八、第九,却是第一个出现在奥运中长跑赛场的中国女运动员。
彼时,没有“台独”的问题,两岸之间争的是谁代表“中国”。
但随着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会籍虽仍由台湾的中华奥会代表,但这一地位也已变得岌岌可危。
到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国际奥会决定台湾的运动员,只能以台湾名义参加,不能再以ROC入场,因为不能代表“中国”,被当时的国民党当局认为是“矮化”,愤而退赛。
直到1979年的“名古屋决议”,面对大陆在国际以PRC代表“中国”,为了不制造“两个中国”,更不能让ROC表成“台独”,蒋经国也接受了“中华台北”这一名称,解决了两岸运动员此后共同参与奥运的问题。
可以说,当年的“中国”会籍之争,也是两岸共同坚持“一个中国”的体现。
但在李秋霞看来,退赛引起的后果,是让处于运动巅峰期的她错失机遇,让好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她曾感慨地说,“当时突然觉得完全没有了目标。”虽然知道奥运会高手云集,自己未必能获得奖牌,但却是“挑战自我和刷新自己原来纪录的好机会,因为那个时候自己体能等各方面的表现都还不错。”
她认为国民党是为了保住政权,不顾台湾人的面子。她把个人得失强加出了所谓的台湾悲情。可她自己都没明白,当年她亚运闪光,在美国创造纪录,代表的也是“中国”,也是被台湾省的中国人培养,而台湾从来都不是“国家”。
之后,李秋霞告别田坛,和一位台湾留学生在美结婚,在党外运动蓬勃的年代,参加台湾同乡会活动,在思想意识上逐步向“台独”靠拢,淡出人们的视野。
直到2007年3月6日,远在美东的她投书亲绿媒体《自由时报》,除了痛骂国民党,说当年退赛是不顾台湾人利益。还提到自己参加了台美人及所属四十几个社团举办的March for Taiwan“为台湾而跑”活动。从费城独立钟起跑,到华府国会山庄前的独立大道。主要目的是恳求布什总统与国会保障台湾的民主,请求联合国接受台湾为会员,也要求中国大陆放弃对台湾领土的声称。
几十年前曾为“中国”起跑的她,转而为“分裂中国”奔走,把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错乱,当成为台湾争取尊严。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忙于工作的李秋霞并没有太多时间观看,已是美国公民的她说,如果看到美国队和中国队比赛,“当然会为美国队加油,因为这些年来,是美国政府提供福利和保护自己。”
她全然忘了,当年栽培她,能让她从一个南投子弟跃上国际舞台的也是台湾省的中国人。1970年代,积极推动台湾田径事业的发展的,是担任台湾田径协会理事长的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先生,他来自大陆浙江省。
那时在台湾,没有省籍、族群问题,更没有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可是多年之后的李秋霞,却从抱怨退赛恨上了国民党,又因为国民党恨上“中国”转而认同“台独”。
这当然不是个例,最有名是曾经的“东方羚羊”纪政,当年在亚洲摘金、奥运夺牌,纪政曾骄傲地说,“我的皮肤是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的,我全身无处不是中国人的,我要永远做中国人。”
为了北京申奥,她还曾发起海峡两岸长跑活动,可到了2018年,纪政却变成东奥正名的领衔人,说奥运标榜的公平不在,“中华台北”是矮化,台湾不该参加。
然而,“中华台北”是她和杨传广、沈君山当年为了解决台湾的中国运动员参赛力争的名称,如今她却说自己不知道就签了,昔日分明是蒋经国拍板,是台当局的意志,岂能说反悔就反悔。
如果“中华台北”是矮化,过去的纪政矮了,还是现在要废掉这个名的她高了?
从纪政到李秋霞的例子证明,几十年前,台湾以不能代表“中国”为耻,如今岛内部分人却以脱离“中国”为荣。
可见,不是大陆“鸭霸”坏了认同,是台湾自砸了“中国”招牌,自我扭曲了“中国”认同,才把昔日“爱中国”当成如今不爱台湾,歪曲成拒统分离的理由。
至于国民党,当为了选票要迎合主流民意,为了证明自己也爱台湾,“中国”二字也就不敢多讲。昔日不惜为捍卫“中国”退出奥运的历史不仅讳莫如深,反而成了牺牲台湾人的“原罪”,被“台独”钉到了耻辱柱上。
当然,这也不仅仅纪政、李秋霞个人的迷失,当国民党以狭隘的“中华/民国”认同建立的“中国”认同,随着法统神话破灭也随之倾覆后,民族的标杆又没能重新立起,这样的转变势必成为台湾社会集体的迷失。
当笔者把李秋霞的故事分享了给了一位台湾的年轻人,这位爱“中国”,坚定支持统一的朋友说,国民党为了迎合本土都开始主动屈从“台独”民意,何况是它当年栽培拔擢的精英。
这正是对李秋霞从“炎黄之光”到“台独”追随者心路转折的最佳总结,从动摇“一个中国”的那天开始,也注定了国民党在台湾省走向日暮途穷的境遇与命运。
统独问题岂可润滑调和?国民党躲闪逃避的两岸真相
夏立言刚登陆,这位国民党前“立委”就暴露
让台毒清零,最保金门和平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她是中国首位奥运女子奖牌得主 现在却成了“台独”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