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背后,蔡英文谋独拒统的醉翁之意



针对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建仁近日称, “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大陆对“九二共识”的定义是“同属一中、谋求统一、接受'一国两制'”,台湾人民没办法接受,呼吁大陆在不设政治前提下沟通。
国台办对此回应,“九二共识”是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而“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后的制度安排。后者提出的时间更早。
大陆方面对相关概念的清晰阐述,有力地驳斥了民进党当局的混淆视听。
岛内这种张冠李戴,始于蔡英文在2019年针对大陆《告台湾同胞书》纪念谈话作出的回应,她妄称大陆定义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一国两制”,利用后者在台湾长期被蓝绿污名化,借此否认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是不同的概念,提出时间也有先后,但反映在大陆对台善意,坚定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上,这二者也展现了高度的同一性。
试想,台湾同胞如果可以务实面对统一后的制度安排,当然也会拥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而如果理解了“坚持一个中国共谋国家统一”的应有之义,自然更不会排斥“一国两制”。
作为曾经担任过“陆委会”主委的蔡英文,对两岸问题的涉入参与也不是一天半天,她怎会不知道二者区别,而作出刻意的扭曲解读,不过是为制造两岸分裂找托词罢了。
事实上,民进党当局关注的从来不是二者的异同,而是因为从根本上不愿面对国家统一,才将“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联结,作为拒统分离的理由。
不可否认,当前岛内还有部分民众,尤其在蓝营支持者中,不少人虽然认同“九二共识”,但对“一国两制”还不甚了解甚至心存疑虑。然而,大陆于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在第八条中明确规定,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面对大陆为因应严峻的台海局势,不排除以“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相关法律出台,两岸双方都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重启交流对话。
那对于完全以和平方式,更考虑两岸制度差异的“一国两制”主张,岛内原来认同“九二共识”的人,又有何理由反对?还是说他们认同的不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愿正视“一个中国共谋国家统一”才是应有之义?

这些人对统一后制度安排的疑虑,本质上更是台湾长期对“一国两制”污名化的结果,这个责任该由岛内的蓝绿政治人物承担,而不该倒果为因归咎大陆没有说清区别。
在此背景下,当有舆论面对台湾内部的认知混沌,为迎合岛内民意,强调“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的区别,而忽略了二者在坚持一个中国和反对“台独”问题上的同一性,反而是掉入了民进党设置的话语陷阱。
试问,难道“台独”势力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异同,就不抗拒统一?难道不提梧桐,他们就会自觉认同和统?归根结底,为了反Z拒统,他们压根不是不明白,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醉翁之意不在酒。
从军机穿越台岛到被迫一战,胡主编是“武统”派?
当蓝营“最强母鸡”拿香跟拜蔡英文“台独”论述
台湾缺蛋“台独”捣蛋,这一次谁吃不起茶叶蛋?
上海代表团遭“台独”禁足刁难,为谁敲响两岸警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