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剑指2024,蓝营媒体开炮,国民党乱成一锅粥?



郭台铭要选2024的肿捅,去高雄吊唁星云法师时,面对媒体询问,他说佛门圣地不打诳语,强调为人民服务方法有很多种,自己还没做出最后的决定,有机会再和外界报告。后来,他又说,要等国民党的一套办法,直到见了台湾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对于当年退党,他称自己年轻气盛,四年多来学习很多。
郭台铭希望重回国民党,也希望被提名,依据现行规定,退党满4年才能申请回复党籍,最快要到今年9月才能提出申请。而回复党籍后满4个月才有参选资格,那就要拖到明年1月,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国民党只有为其专开通道才能扫清障碍。
外界分析,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新北市长侯友宜只会出1人参选,不会有郭侯配、侯郭配。(台湾媒体)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2007年马英九因特别费被台北地检署以贪污公款的罪名起诉,当事人化悲愤为力量,宣布参选2008。但国民党的排黑条款规定,只要被检察机关起诉就会丧失领导人的参选资格。于是,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紧急会议,撤销了这项条款。
不过,这种量身打造有其历史背景。
首先,马英九遭起诉被外界质疑是政治力的干扰,其次,他当时声望如日中天,国民党党内无人可以挑战,虽然遭遇民进党的抨击,但社会观感上并无太多失分。
对比当年的马英九,以上条件都是郭台铭不具备的,他想要与国民党再续前缘,有岛内蓝营媒体却率先开炮,在社论中写道,
他表示在等国民党的“一套办法”。对于前党员回党,国民党本有相关规定,郭台铭似乎是要国民党再替他量身打造出一套新规定,不如国民党到仓库里翻一翻,看有没有八抬大轿可以恭迎郭台铭?
这家媒体直言,如果郭台铭借国民党上位,恐怕党内先会掀起激烈反弹,进而像2019年一样造成党内分裂。 
平心而论,在社论背后,可能还有郭董与某位蓝媒老板在私领域的恩恩怨怨,类似的戏码,之前已经屡屡上演。
但此文却也戳中了部分蓝营支持者的心中所想。
四年前,国民党基层力拱高雄市长韩国瑜参选2020声浪不断,国民党北市议会党团原本已计划连署要求党中央对其征召,未料半路杀出郭董,党中央竟火速颁发证书、确认党员身份,摆明“挺郭”力量早在台面下运作。
在2018年声望如日中天的韩国瑜在2020年惨败给了民进党的蔡英文。(台湾媒体)
从初选开始,郭董先是意气风发,要当最强外挂,可是落败之后,又不愿赌服输,反而称选举规则不公,还破口大骂。而后,他为脱党参选积极动作,他的亲信频上绿营节目,与韩国瑜阵营互别苗头。
当国民党面临分裂危机,31位大佬登报呼吁郭韩合作时,郭台铭不只愤然退党,更痛批国民党“分赃腐朽”,直到他在最后时刻决定放弃2020,这场闹剧才宣告结束。
国民党对其前恭后倨,复而再恭,被折腾的大伤元气。原本声望上涨的韩国瑜,也在震荡之中支持度一落千丈,最终成为民进党的手下败将。
毫无疑问,在部分蓝营支持者看来,郭台铭的半路杀出,选输又掀桌至今让他们心有余悸,他想要与国民党再续前缘,如何修补与这些人的关系,尤其是如何取得钢铁韩粉的谅解,是参选之路上无法回避的挑战。
另一方面,无论最终谁代表蓝营角逐2024,这始终是国民党茶壶里的风暴,但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却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四年前参选之初,郭董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台湾防卫要靠两岸和平,后来面对民进党的质疑,又改口说要靠科技,买更有用的武器。
香港“反送中”大游行时,他妄议“一国两制”,国民党政见会上,他讲出没有各表就没有共识。他明明已经辞去鸿海董事长,却自行决定被大陆“威胁”就要撤厂。
除了接受国民党党内的质疑,郭台铭四年前的两岸主张也是这次参选备受外界关注的另一重点。(台湾媒体)
作为大胆西进的台商代表,郭董事业成功得益于两岸和平,他在大陆有百万员工,享受“九二共识”政策红利,但四年前眼看初选民调落后韩国瑜,又受到小英捡到枪的鼓舞,为拉抬民调剑走偏锋却忘了饮水思源,不知如何面对曾经聆听中国梦就热血沸腾的自己。
有观点认为,对大陆不友善的言行只是岛内一时的选举语言,不必要斤斤计较,但这种说法却是十足的掩耳盗铃。
首先,台湾每四年之内要经历三次选举,当每次的选后都是下一次选前,政治人物何时能够回归常态,不再运用选举语言?
其次,当台湾内部的选举屡屡打出反中牌,凭什么每次要中国大陆背锅,14亿中国人,又有什么责任与义务承担蓝绿政治人物的选举语言?
再次,如果选举就要反中,不就更加证明,无论蓝绿谁胜谁负,每一次岛内选举都是台湾主体意识被强化,一步步妄图脱离大陆的能量累积。这样的选举方式,难以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
而目睹郭董当年的两岸主张,四年之后,他又是否会修正自己的观点,在不少人心中仍然存疑。
展望2024,如今郭台铭率先发声剑指大位,而同样的天王侯友宜盱衡时局按兵不动,面对执政党磨刀霍霍,白色力量的柯文哲蠢蠢欲动,国民党竟连党内初选规则还没有半点眉目,即使人人高喊团结,仍难掩分裂隐忧,即使人人呼唤共主,但谁又是众望所归?蓝营未来是否重蹈四年前的覆辙,党内互打乱成一锅粥,也再次考验着国民党领航者的政治智慧。
但比起岛内的纷扰,“一个中国”才是两岸关系真正的主流民意,对14亿人来说,吃饭当然不能砸锅。
陆客赴台前提是“一个中国”,不是“台独”的恩准
她曾代表“中国”跑进奥运,晚年却变成台毒狂热分子
统独问题岂可润滑调和?国民党躲闪逃避的两岸真相
夏立言刚登陆,这位国民党前“立委”就暴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