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上周末落幕,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及萧美琴当选新一任正副领导人,总得票数达558万,得票率为40.05%,打破岛内政坛执政党掌权八年后便遭轮替的惯例。
由于有六成选票没有选择赖萧,民进党在台立法机构席次也未过半,赖清德很快被媒体视为 “双少数”领导人,蓝营舆论认为赖清德不能代表民意,甚至有人在开票当天就称,赖和阿扁一样是跛脚“总统”。
1
有意思的是,选前谈到蔡英文,由于民进党八年完全执政独断专行,成为反对派批评的理由。这次当他们不再成为立法机构多数,反对派又称赖当选会政局动荡。这两种流于蓝营的观点根本自相矛盾,更让人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希望赖清德跛脚,还是期待他赢者全拿?
有岛内舆论认为,因为民进党没有在立法机构掌握多数,赖清德将面临朝小野大的局面,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
首先,何为朝何为野?如果二者区别是政府和民间,民进党拿到行政权,何来朝小?如果把立法机构看成朝,台湾地区不是内阁制,即便是,行政和立法是内部分工,也不会出现朝小野大,立院最大党组阁是朝大野小,执政党党首并不比“总统制”的领导人拥有更多制衡。
所以,柯文哲在选前抛出为了避免政局动荡将改为内阁制,让立院最大党组阁的说法,是一种开空头支票的政治语言。因为内阁制的领导人是虚位元首,无需制衡,该制衡的应是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岛内现行的体制,民进党大选胜出,掌握行政权,即便它在立院并非多数,这种局面也不能称为朝小野大。
况且,柯文哲的不分区名单里,小英女孩、绿营名嘴、反服贸“战神”,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召集人尽收眼底,不用等民众党未来如何扮演关键少数,柯文哲自己先行实现了绿白合。假使民进党再释出几个位置,以柯的墨绿底色,重新归队也不是没有可能,届时泛绿力量仍将是立法机构的多数。
退一步言,即便是蓝白两组候选人当选,由于他们的票数还不及赖,比照同样算法,非蓝与非白民意更是多数民意,无论谁上台,同样会面临正当性的质疑,而何为台湾的主流民意,更是一个选后根本没被澄清的问题。
2
这场选举结果看似重演了2000年的一幕,由于当年宋楚瑜脱党参选拿下460多万票,而民进党陈水扁只领先宋30多万票,得票率39.2%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因为泛蓝力量分裂,连宋相加的选票超过六成,受限于只有一轮投票,陈水扁并未掌握多数民意。
部分蓝营媒体进而认为,这次蓝白候选人的票数相加高达800多万,显示六成民意并不支持赖清德。但此说法的盲点在于,蓝白若合了,有多少人不投票,又有多少人的票回流赖清德根本无人评估,如今的状况与二十四年前不能同日而语。
事实上,挺柯一方中的绿营选票远超过柯从蓝营拿走的票,这一点从选前《美丽岛电子报》民调第77波到第81波的变化看,柯文哲跌落的八个百分点,七成以上回流赖清德,三成回流蓝军,大致体现了柯粉的蓝绿倾向。而从蓝白签了六点协议后柯粉的反弹看,没有柯参选,他们的第二选择也不是国民党。
选后,连柯文哲的发言人都承认,柯粉的绿营支持者居多。所以,无论是降格求合还是选前操作弃保,都是蓝营战略误判。而蓝白分手体现在选情上,柯文哲拿走的绿营票,反而在客观上让蓝军输的不至于像上次难看,也给外界造成绿营实力锐减的假象。对比四年前,赖清德与蔡英文票数的差距,看似失去的200多万票,仍是在泛绿阵营内部流动,并没有真正变色。
事实上,蓝白才是截然不同的政治力量,他们对于政党轮替的原因根本南辕北辙。蓝营支持者要下架民进党,柯文哲虽说也谈政党轮替,但他矛头对准的只是民进党内的“新潮流”派系,比起下架民进党,自称二二八受难者家属的他更敌视国民党,甚至还想擦亮蒙尘的绿色招牌,这是两方走不到一起的根源。
而之所以出现柯文哲现象,他出身墨绿,不承认“九二共识”,又主张“两岸一家亲”,甚至对于“中华文化”也有所包容接纳。这种区别与传统独派的“务实”,正是因为随着统派在岛内日益边缘化,大陆的压力又让“法理台独”不敢逾越红线,“台独”势力只得在“独台”基础上重新整合的结果,但他们的政治理念中并不存对于统的任何想象,更不该把这种与基本教义派的切割,看成反对“台独”,乃至支持统一。
其实,这种将“台独”重心逐步向“独台”转移的趋势,也不只出现在柯文哲阵营,包括民进党在论述上也已经从政治分离转向维持现状,只是柯文哲成功利用了自己政治网红的声量,在岛内社会创造出一种超越蓝绿的假象,但他抢占的只是另一个绿营山头。而以赖清德拥有的四成坚定不移的“铁绿”,加上经过柯文哲白袍包装的“善绿”,则构成了当前对蓝营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岛内民意。
从这场选举看,赖清德“双少数”局面对应的是泛绿阵营版图的进一步扩张,是现阶段“台独”势力发展的一体两面。虽然不应否认台湾内部出现了民心思变的声音,但在这种思变的民心中,有多少涉及的是绿营内部矛盾,又多少是因为反对“台独”进而渴望变天,又有多少人明明是内心倾独,又担心赖清德当选引发冲突让统一加速,才转投他人?当这些民意从来不反映在任何一份选前民调与任何一家岛内媒体的选后评论时,何为“台湾主流民意”,仍是留给两岸关系的一道深刻命题!
从“台湾跑不掉”,论真假统派!
从岛内“立委”选举,看蓝绿变化背后的两岸隐忧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岛内格局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