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大改革之大开杀戒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三十五)
公元前210年的七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赵)政病逝。
九月,始皇被安葬骊山,他儿子胡亥正式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皇帝。
二世接手的帝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本连载也是围绕着帝国方方面面的危机展开的。
二世被始皇帝培养了数年,多半看过大量最高级的奏章、文书。
他又跟随始皇帝完成了漫长的巡行,算是既见了猪跑也吃了猪肉。
他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皇帝,年轻皇帝的特点就是非常希望能够三下五除二的把所有问题都搞定。
通常新皇帝登基后的头号问题就是人事问题。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需要新的班子,帝国的上层建筑通常都要陷入动荡。
秦二世登基后,他人事上的决策遭到后世极大的指责。
大家都认为他重用奸臣赵高,并且屠戮兄弟姐妹,简直是糊涂蛋加杀人狂。
但如果我们不带有色眼镜,稍微冷静点审视下二世时期的人事,不难得出:
二世皇帝一开始在人事上做的很本分,很尊重老皇帝。
赵高只是被提拔为郎中令,大约可以理解为首都警卫部队总司令兼中顾委主任。
赵高之前就是负责宫内车马的中车府令,作为二世的头号亲信,只是升了一级而已。
从这点来看,一开始二世对亲信的重用实在做得很克制。
登基几个月后,小皇帝巡游到泰山并刻石为记,跟随的大臣得以留名的是两个丞相李斯、冯去疾以及御史大夫X德。
李斯,冯去疾都是始皇帝时期的丞相,御史大夫X德我们已经不知道是谁了。
一年多后,李斯和冯去疾仍然是帝国的左右丞相,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冯劫。
冯劫显然和冯去疾一样是来自韩国冯氏家族的人,基本上也老皇帝时期的老人。
也许有人说,这三个不是因为劝谏皇帝不成反而被杀了吗?
问题是他们被杀的时候,帝国已经基本崩溃,关东已经完全失控了。
两个丞相和御史大夫,已经足以完全掌握帝国的行政。
他们从老皇帝时期开始就是帝国的最高行政官员,掌握了近乎全部的行政权力。
几年下来,结果却是关东的盗贼打破了函谷关,打到了首都边上。
他们说是因为小皇帝决策失误,没有一开始组织中央力量平叛。
好,小皇帝现在把吃奶的力都使上,组织了庞大的军队迅速剿灭了叛军主力。
结果呢?关外已成了泥潭,帝国的部队完全陷入其中抽不开身,中央已经无力负担、濒临破产了。
说这一切是因为小皇帝信任奸佞赵高导致的,你觉得换成你是小皇帝你会信吗?
在小皇帝眼里,我太不信任赵高,太信任你们这群先帝老臣了,才导致现在这样陷入绝境。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小皇帝新皇上任时的人事斗争上来。
新皇登基,要面对的最大的人事,往往还不是臣属们,而是他自己的皇位。
春秋战国以来,各国的王位交接都伴随数不清的腥风血雨。
现在的小皇帝虽然得到了行政系统和宫中部队的一致支持,但他的皇位也会面临巨大挑战。
毕竟皇帝据说有二十多个儿子,理论上都有资格挑战他的皇位。
最终的结局也很惨烈: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
皇子和公主一共二十二人被杀,加上公子扶苏,一共二十三个被杀,很多人认为始皇帝的儿女都被杀光了。
这未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小皇帝干嘛这么恨自己的兄弟姐妹?
你说为了皇位,杀死兄弟似乎可以理解,可杀公主们干什么呢?
历史上也没几个争皇位争到屠杀大批公主的地步啊。
我们再问个问题:小皇帝这一轮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吗?
似乎没有杀光,因为史记同样有这样的记载:
(李)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李斯的儿子都娶了公主,女儿都嫁给了皇子。
从政治常识上来说,李斯的女婿和儿媳是不可能这一波被杀的。
皇帝杀公子公主,不可能是今天觉得不爽,明天就杀了。
这么大规模的屠杀,不管是不是做样子,那也肯定是立了案进行了大举调查并最终定罪。
事实上史记也简短记录了其中某一两个公子的定罪过程。
如果李斯的女婿和儿媳被定死罪,他的儿女们肯定也被深深波及。
如果李斯全家都被深深波及,他不大可能还能在左丞相的位子上坐下去。
真到儿女家族都保不住的地步,即便皇帝没表示,其他官员们也会哭着喊着检举揭发,要治他的罪。
他自己也绝不敢再当官,早就吓得请求告老还乡了。
所以小皇帝对宗室的屠戮应当是有选择的,没有一刀切。
我们很容易有一个这样的错觉,就是小皇帝先杀了扶苏,回来马上又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实际上,只有公子扶苏是小皇帝一开始有准备的杀死的。
扶苏手里有完整的班子,有军权,对小皇帝威胁很大。
清洗扶苏和蒙氏家族,也是当时中央高层的共同决定。
接下来小皇帝登基,完成了一系列决策,进行了漫长的东巡,回来后才诛杀的公子公主,期间隔了有半年。
看上去在这半年里,尤其是小皇帝巡行的路上,发生了一些什么。
史记记录了小皇帝在杀戮之前与赵高的探讨。
这个记录从文字看,大约是来自当时原始资料的摘录,以对话形势表现出来。
整体上,我们可以从赵高的言论中看到很多东西:
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
老皇帝留下来的大臣,都是通过走后门功劳累积,世代相传的高姓大户。
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
我赵高身份低贱,这些身份高贵的官N代们根本看不上我,完全不服我。
赵高这段话说的很准确也很无奈。
秦始皇一生四处巡视,至少七次刻石述功,其中前220年的琅琊刻石保留最完整。
里面有当时跟随出巡的所有帝国上层建筑的爵职序列:
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
丞相隗状、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缪
这里面两个五大夫可能是因为皇帝亲近关系列进来的,其他都是帝国最高级的官员。
11个人里我们大约对其中七、八个人的身份比较能确认。
赵亥和赵嬴肯定是皇族,有人认为他们可能就是后来的胡亥和子婴。
王翦所在的王氏家族大约三到四位,这个家族大约变法时就已经是高族,属于土著豪族。
冯氏家族有一位,这个家族是长平之战投降过来的韩国客卿家族,算是秦二代。
考虑之后的丞相冯去疾、冯劫都位居顶层,冯氏家族逐渐的实力不在王氏之下。
李斯则是典型的秦一代,成年后才从楚国过来,他的家族是标准的客卿豪门。
这里面的几大巨头都是通过豪族优先的授爵制度和皇帝专有客卿绿色通道飞黄腾达的。
这非常符合《商鞅变法》里对帝国爵位制度的介绍。
赵高却不同。
他是平民出身,母亲还一度当过刑徒,标准的贱民。
他通过文书干部起家,大约也是奋力苦读,对帝国复杂万分的律令系统掌握的很到位。
因缘际会下,他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帝国的接班人成为了亲密战友并飞黄腾达。
赵高来自本国平民,还是贱民后代,完全靠自身努力与皇帝们提拔信任才走向权力中枢。
显然这不合“祖制”。
赵高在做事时遭遇的全方位排挤可想而知。
小皇帝与赵高处处受掣肘,那该怎么办呢?
赵高提出了两个建议:
明主收举馀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
第一,多提拔像他这样身份低贱的平民。
这些人富有才华且对达官贵族恨之入骨,只是缺少机会,一旦得到皇帝赏识,更容易对皇帝忠心耿耿。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皇权依附最深,最没有能力违背皇帝的意志。
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
第二,借出巡的机会发动一次大考核,对路上的郡县高官来次严打,以振天威。
秦帝国迅速吞并六国,对于新吞并的广阔领土上的干部群体很不信任,所以当时有个“新地吏”的称呼。
从秦地大量派遣干部去地方当郡、县的高层干部。
去地方当高级干部,那就是去当土大王的,没点关系没点后门你想得到这好机会只怕很难。
小皇帝和赵高的算盘是:借巡行的名义,到地方搞巡视,皇帝亲自当巡视组长,借机干掉一批人,实际上是杀鸡儆猴,敲打他们背后的大佬。
这样既可以狠狠的打击一批人,又不至于撕破脸皮。
但实际执行过程很可能遭到了激烈的对抗,皇族被屠戮多半和此有关。
二世这一系列人事举措受影响最大的会是谁呢?是那些豪门大族吗?
除了蒙氏家族因为站队问题被清洗,其他像王氏、冯氏和李斯等大豪族,那是真的根深蒂固、势力滔天。
他们暂时不是小皇帝能动的,依旧牢牢把持帝国的军政权力。
所以小皇帝和赵高这个阶段着重打压的,更可能是稍小一点的中层豪贵和皇族。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你怎么把高贵的皇族当成了中产贵族了呢?
一切都要从《嫪毐之变》开始复盘,此前已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本土贵族尤其是皇(王)族,自变法以来一直受国君的打压,嫪毐之变更让他们遭遇毁灭性打击。
帝国宁愿把一直由他们把持的宫中武装守卫的重任交给身份低贱文职出身的赵高。
可见皇族和在军功授爵中失势的本土大族的落魄。
皇帝巡行途中大肆“严打”,受敲打最深的多半是这些不上不下家族的人。
他们是有可能因为极度不满而在皇帝离京期间发动舆论甚至搞串联的。
这也许才是小皇帝这轮屠戮皇族的大背景。
十公主被杀也许不是因为她们是公主,而是因为他们的婆家。
被杀的公主完全有可能是因为嫁给了些不得志又搞串联的本土大族而被牵连成为牺牲品。
总之,我的人事改革必须推进下去,打苍蝇的不干,要打就打老虎。
我才不会像后世有个什么小二世祖,打个老虎人家报个姓孔的,就吓得屁滚尿流。
我是谁,我是英明神武的圣人,你就是把我哥哥姐姐名字报出来,我也照杀不误!
提拔低贱的人,给他们强大的权力,制造位卑权重的人事格局。
发动严打,借故强力打杀一批官员,既收获民心又改组人事格局。
这不就是后世那些雄才大略的皇N代们最典型的表现吗?
一百多年后的某位雄主,一千年后的某位雄主,不都这么玩的吗?
史书里关于秦二世皇帝就是个吃喝玩乐的糊涂蛋的故事性描绘与对他客观事迹的记载有不小的矛盾。
扁舟这里绝不是想说,秦二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也不认为秦二世是没有问题的。
扁舟想说的是,秦二世固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的本像和后世歪曲后的形象有些区别。
一个六亲不认、野心勃勃、杀伐果决的雄才大略型二世祖,才更像真实的秦二世。
肯定很多人会说,人司马迁还没有你能?怎么司马迁说什么你都要否定,你还是不是人?
扁舟真的有否定司马迁吗?
显然没有,反而是对明显的丑化和虚假的宣传故事深信不疑才是在误解司马迁。
我们稍微看下史书记载,小皇帝发现事情不如己愿的时候,屠刀挥舞下砍了多少人,砍了多少大佬啊?
那些说赵高可以随便唬弄小皇帝的故事,经得起推敲吗?
下面这段话也来自史记,摘自同时代一个大佬给另一个大佬写的信,属于难得的原始资料:
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下面这段是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二世)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决议先下手为强杀死二世以求生)
这些偏原始资料的记载,都说赵高非常害怕二世那把停不下来的的屠刀继续砍向自己,都被吓得顾头不顾腚,抱着多活一天算一天的态度胡来了。
你说当初赵高发现小皇帝把一坛烂摊子甩给自己的时候,会不会像后世某个大佬一样,在朝堂上放声大哭:伟大的陛下啊,您千万别让我当这个丞相啊,我不当啊。
你别说,如果帝国的原始资料也和新帝国一样丰富的话,这事未必没可能。
我们看下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就知道,秦帝国时期的资料类似春秋和竹书纪年这种格式,内容极少且不连贯。
司马迁必须要补充大量后世的故事性记载乃至官方宣传,才能把帝国十几年历史中的事件与人物串出一个勉强可读的文章。
但司马迁也保留了他能看到的原始资料,也都给到了我们。
有趣的是,人们往往不愿意相信这些前后逻辑非常一致的原始资料。
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矛盾百出、多半出自后世丑化宣传的故事。
我想这多半源自人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
无论小皇帝怎么努力挣扎,怎么极限问责,怎么大开杀戒,就是无法改变帝国行将崩溃灭亡的命运。
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帝国、一个集体的灭亡,是因为没有英雄,或者英雄变狗熊了。
这并不是人们真的愿意为英雄赴汤蹈火,而是英雄传奇符合基本的人性。
当与固有认知或者固有期待不符的趋势到来时,我们更愿意埋起头来坚信趋势会为自己改变。
人们愿意相信英雄传奇,因为人性的潜意识里都愿意相信老天会为自己改变。
有人告诉你“选择大于努力”,有人告诉你“坚持就是胜利”。
哪句话才是对的?没有人有标准答案,这两句话也未必一定是矛盾的,但要理解和融化贯通实在很难。
胡亥子婴李斯赵高扶苏冯氏蒙氏公子公主们,他们都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似乎没多少选择的空间。
他们只能跌跌撞撞的努力奔向终点。
无力,是大家最后难免的结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