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的建立之群雄逐鹿(二十五)
当刘邦拿下陈留后,他的团队基本完整的占领了砀郡地盘,接下来面临关键的战略选择。
是广积粮、高筑墙、充分经营呢,还是继续向西连续作战呢。
相信此时刘邦阵营会有很多人劝刘邦:“物忌太盈啊”。
一年多前你还是个带着几十个盗匪在山里有上顿没下顿的黑社会小头目,现在却已成功封侯,成了郡级豪强。
今天的一切已经如梦如幻了,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小心步子太大了反而把已到手的东西弄丢了。
事实上,当时的很多大佬都是类似的想法。
比如陈婴、吕臣等楚国元老,封侯当大官后,都觉得已经实现了阶级大跃升,情愿安心坐镇楚国首都,不愿再四处冒险了。
如果刘邦现在安心的当他的砀郡长,经营好手里的地盘再顺便派点部队跟着北边的项羽联军混混战功,那他只要简简单单熬熬资历,以后在楚国的地位肯定低不了。
进可以成为独霸一郡的诸侯王,退也大有希望去楚国中央当个副国级的高官。
怎么看,这也是一个让无数人羡慕到不行的成功人生了。
然而,刘邦是那种绝不满足的人,我们一般把这种人称为英雄人物或者一代枭雄。
一个区区砀郡长的位子是无法填平刘邦这类人物的野心的,他们会永远奋勇向上爬,直到被彻底打败。
我的部队小两万了,在河北联军那或许不算啥,但在白银河南的地盘,我这也是顶级团队了。
现在的白银河南到处都是怪,到处都可以让我升级,我怎么能经得起这诱惑呢?
当然人们肯定会问河北联军那么厉害那么生猛,你拿什么和他们竞争呢?
对这种问题刘邦这类人物多半是压根就不会去想的。
对于天生的大哥来说,你要他不当大哥当人小弟,那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他们的兴趣永远是不断的进取,不断篡夺更大的权力地位和地盘,哪怕明知道前途渺茫,他们也常常就是忍不住去以卵击石。
是不是扯远了?我们回到刘邦团队身上。
刘邦团队决定继续向西扩张,此时仍然面临新的战略选择:是先打北边的郑州、开封还是先打南边的许昌、南阳呢?
北边的荥阳(今郑州)是敖仓所在地,目前由秦中央军后备部队留守,南边许昌一带,仍然是众多小豪强的天下。
刘邦的头号目标是继续打怪升级,多多吞并小股部队,壮大自己的力量。
因此刘邦的最终目标肯定是到河南南部去大量兼并当地土豪。
但是如果刘邦先南后北,优点就是可以不断扩张自己部队,如果执行顺利可以对北边秦军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这样做其后背就会很危险。
秦中央军在河南的部队大体上只是后备役,实力比前线部队肯定弱很多,但仍然不可小视。
而且陈留县作为秦军的前线据点和物资基地,秦军肯定会想方设法把它夺回来。
如果刘邦把主力埋头扎进南边,秦军必然会大举南下夺回陈留,那样刘邦就只能回师防守,会被敌人充分调动。
理论上刘邦可以把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部队坚守老家,一部分部队南下开拓。
但这种战略就犯了军事上的分兵大忌。
所谓狮子搏兔、需用全力,刘邦所部目前的战斗人员不会超过三万,而且各路山头混杂。
就这么点力量还一心二用,到时候十有八九会鸡飞蛋打。
先北后南的战略缺点当然很明显,刘邦部队需要与秦军立即进行主力军决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这个战略优点也很明显。
南边的各路地头蛇还没整合成型,大家都只能在自己的小地盘里混,没有谁有进攻刘邦的能力。
所以先打北边的秦军刘邦可以调集所有主力全力以赴投入到决战中,不用担心被人合围。
最终刘邦团队决定先采取向北后南的战略方针,西进攻下开封,挺进曲遇,摆出一副要攻击荥阳,威胁敖仓的进攻姿态。
秦军此时留守荥阳的是名将杨熊,他同样面临战略选择。
是全力收缩固守荥阳城以及敖仓,还是主动出击寻机与刘邦部楚军决战?
以秦军实力固守荥阳和敖仓把握肯定更大,可是一旦刘邦围困这两个地方整个战局就全乱了。
中央军主力正在北边和联军艰难相持,敖仓作为最重要的转输基地不容任何闪失。
现在的秦军主要目的是战略进攻,荥阳和敖仓不是防御重镇,而是转输基地。
刘邦部楚军不需要立即攻克荥阳,我只要围住你困住你,那么你的转输任务就没法完成,前线就会陷入困境,作为主帅的杨熊就会面临惩罚。
正是基于这层考虑,杨熊选择主动出击与楚西路军刘邦部决战。
但从事后来看,杨熊的战略选择有可能不够准确。
出击的好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属于主动防御;但是缺陷很明显,秦军部队数量处于劣势,野战决战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如果杨熊固守荥阳和敖仓,刘邦会长期围困这里吗?
刘邦的根本目的是南下河南打怪升级。
围困荥阳截断秦军后勤,得益的是河北联军和项羽,刘邦才不肯为他人做嫁衣呢。
所以刘邦只是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子,多半是在虚张声势。
如果杨熊固守不出,刘邦反而会进退两难。
当然话又说回来,杨熊的决策也不一定是独立做出的,也许受到了皇帝和赵高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秦军最后的选择是刘邦最期待的:他们主动出击以劣势兵力与刘邦部楚军决战。
决战结果秦军大败,随后刘邦部四处捕获秦军残部,大量歼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
秦军损失惨重,主帅杨熊被皇帝处死,秦军已无力在河南战场发起任何攻击。
刘邦达到了战略目的,也就不在荥阳、敖仓与秦军纠缠,迅速南下颍川继续打怪升级。
此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河北的赵国司马卬部率军挺进孟津,打算南下渡过黄河攻占洛阳。
刘邦再次面临战略抉择。
我们回顾下此前内容(链接:《三个男人一台戏》)。
在河北的三方博弈中,张耳看上去占了便宜,产生了称霸天下的野望。此次进军企图拿下洛阳,窥伺关中。
项羽此时腾不出手也不便出面,有理由相信他会把这个消息通知到刘邦。
毕竟刘邦部在河南混成了气候,要想阻止张耳的野望,也只能靠刘邦。
刘邦该不该出手阻拦赵军呢?
我们看下地图。图中红线圈起来部分大致就是秦军控制的三川郡。
刘邦当时控制的区域最远在蓝星标出的曲遇一带,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开封。
如果他要阻截赵军南下,就必须深入秦军控制范围三四百里,到红星标出的平阴。
而楚军和赵军在秦帝国的地盘上内讧,你说秦军难道会来劝架么?
他肯定是等你们打得两败俱伤后再出来收拾你。
把现有节奏全部打乱,把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部队都投入到前有狼后有虎的险地,这个风险也实在太大了。
此时刘邦体现出了卓越的大局观,他果断决定甘冒风险和损失,北上赵军司马卬部越过黄河!
刘邦部是楚国的西路军,刘邦是楚怀王任命的砀郡长。
刘邦的部队固然包含了大量的魏军和韩军,但占据主体的仍然是挂楚国旗帜的各路楚国豪强。
何况所谓的魏军、韩军也多是从楚国拉来的人马。
此时维护楚国的整体利益,才能更好的维持楚军的凝聚力,更好的增强各支杂牌部队的纪律性。
如果刘邦部放任赵军南下,一旦赵军占据洛阳,对刘邦的侧后将形成巨大威胁。
洛阳地处三川平原,又是向关中运输的重要转输仓储基地,存储了大批粮食。
而且刘邦部刚刚把杨熊率领的荥阳秦军主力歼灭,赵军完全有机会趁机东下拿下荥阳和敖仓。
也就是说,如果刘邦只顾眼前愉快的打怪升级,此前的战斗搞不好就成了为别人忙活。
一旦让赵军拿下洛阳、荥阳,获得大量粮食,他们就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连续作战,让刘邦的地盘完全的暴露在赵军的火力之下!
打仗最怕的就是腹背受敌,你前面飞一般的开疆拓土,后面老有人给你来个“围魏救赵”,你再牛只怕也会被整得顾头不顾腚。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刘邦决定率主力火速北上,陈兵孟津对岸的平阴,阻击司马卬。
当然冒险不等于送死,刘邦做出这样的选择肯定也仔细衡量过风险的大小。
洛阳属于三川郡的一个县,秦军驻扎三川郡的主力部队在荥阳,已经被刘邦重创。
所以秦军虽然可以出来捡便宜,但是毕竟部队数量有限。
刘邦的意思是,我大不了挨你一回打,应该能扛过去。
战局的进展和刘邦团队的预测非常吻合。
刘邦部北上后,堵住了黄河渡口。
面对主力尽出的刘邦部楚军,赵军想要强渡难度实在太大了。
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赵军只能撤退,刘邦达到了阻截赵军,保护后方安全的战略目的。
等刘邦和赵军斗得疲惫不堪后,秦军果然出来趁人之危。
刘邦部确实无力抗衡以逸待劳的秦军,遭遇失利。
但秦军数量不足,揍得再猛也就是给咬下一块肉,刘邦咬咬牙还是能承受得起。
白银河南看上去都是到处都是小怪,似乎随便来条强龙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
刘邦团队能在河南打出来,主要在于他的每次战略选择事后来看都是相对合适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