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山间 藏在深山中的清代天主教堂


昨天,我早上6点半出发,从谋道镇开始进入318国道路段,经过两条共计3.5公里长的隧道穿越齐岳山,之后在一个叫做营上村的地方进入乡村公路,在田野和山间上坡下坡,行进10多公里后,来到了此行目的地:位于利川市凉雾乡诸天村的花梨岭天主堂。‍‍‍‍

(图1: 从卫星地图可以看出,教堂在深山之中。)‍‍‍

(图2)

(图3)

(图4)
现存的花梨岭天主教堂建成于1906年,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100多年来一直是利川市最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远离城市甚至乡镇(凉雾乡政府距此7.7公里)的深山里,会有一座规模颇大而又保存如此完好的教堂。‍‍‍‍‍
花梨岭天主堂始建于1875年,由荷兰、比利时等国传教士在欧美13国募资修建。原址在1893年被毁,史称“花梨岭教案”。花梨岭教案的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其实同一时期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教案,以曾国藩经办的“天津教案”最为知名,我认为这些教案的原因大同小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天津教案”的资料。‍‍‍
重建的花梨岭天主堂非常幸运,自1906年落成后,据说最大的损坏就是育婴堂有一面围墙被当地村民推到了。
我去年曾到过谋道镇蚂蝗村天主堂,已经被成了养鸡养鸭的地方(详见我去年的文章:骑行山间 寻访偏僻山村天主教堂等民国遗迹),而这还算好的。因为其他的比如南坪、水田坝、忠路等地清末民初修建的天主堂,要么踪影全无,要么只剩下一段残墙。‍

(图5)

(图6)

(图7)

(图8: 在礼拜室门口,有一个不知古色古香的落地灯,不知道是不是属于历史遗物。)‍‍‍‍‍

(图9:教堂内多处可见醒目的十字架。)‍‍‍‍‍‍‍‍‍‍‍‍

(图10)
花梨岭天主堂分为圣心堂(男堂)和育婴堂(女堂,修道院)两部分。图2-9均拍摄于圣心堂。据记载,在49年之前,曾有38位外国神父,17位中国神父,32位修女在此传教、工作。‍‍‍‍
圣心堂与育婴堂由一条青石板路相连。

(图11:路两旁的杉树,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超过一人合抱。)

(图12)
在育婴堂见到一个忙碌的年轻人,他告诉我自己是湖北工业大学学生,信奉天主,暑期来此作义工。据他讲,前一天有位95岁老奶奶在家人陪同下来访,老奶奶幼年时被家人送来教堂学习,她还能找到自己当年住过的房间,并说教堂,包括路边的树,都还是自己记忆中的模样。‍‍‍‍‍‍‍‍‍‍‍‍‍‍‍‍‍‍‍‍‍‍‍‍‍

(图13: 育婴堂内景)
在49年之前,育婴堂以收养弃婴为主,据说也有一些信教的富人家会把孩子送过来受教育。此外,教堂还曾办有一所“聚星小学”。‍‍‍

(图14: 聚星小学的一张旧照片,从荷兰复制而来。)

(图15: 育婴堂的一张旧合影,也是从荷兰复制而来)‍
49年后,教堂曾用作“右派”改造的“五七干校”,也曾用作农科站、烟草站办公场所,97年后复堂,由天主教宜昌教区委派神父、修女来此服务。‍‍‍
听说,现在教堂较大型的礼拜活动,通常有三四十人参加,多为由年轻人开车送来的老人。也许多是过去时代曾在此受洗的信众吧。‍‍‍‍‍‍‍‍‍

(图16)
因为位置偏僻,也可能刻意低调,教堂平时少有外人来访,青石板路上长满青苔。‍‍‍‍‍‍‍

(图17)

(图18: 育婴堂外一段被杂草覆盖的残墙,可能是当年被毁的围墙)‍‍‍‍‍‍‍‍‍‍
从苏马荡家中骑行到花梨岭天主堂,往返约73公里,我因在山中走错了一段,最后总行程82公里左右,累计爬升1000米左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