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高考状元,港大全奖退学转投北大,却失望的说:你温良恭俭让,人家坑蒙拐骗偷。给我们家长带来哪些提示?


最近,靠着李雪琴同学的身份却因为开毕业十年的同学盲盒而在抖音火爆的“在下辉子”,终于开启了高考状元的盲盒。
这个女生很传奇,第一次高考就是辽宁省文科高考状元,获得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结果没想到在港大上学不到1年,就因为不适应港大觉得自己更想去北大,而回原高中复读,二次参加高考。第二次高考依然是辽宁省文科状元,得偿所愿,去北大中文系读书。
这个女生高中毕业十年,像我这个年纪的辽宁家长可能对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我们确实很好奇她现在怎么样了。
恰好,在下辉子就跟她见面了。
她在北大读完硕士,就从事了教育,先后在教育机构、公立学校、国际学校当过老师。在她的视频里,她在评价北大的时候,其实很失望。
这种失望,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就是自己梦想中的北大中文系,就像华山论剑一样,都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所以放弃了拜金的港大而重新高考进入北大,但没想到到了北大,没有华山论剑,只有很多现实和市侩。
就像她自己说的,你温良恭俭让,人家坑蒙拐骗偷。
其实,这种落差不仅仅她有,李雪琴也有。李雪琴的采访里就曾经说过,她在北大的时候得了抑郁症,去了北大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后,老师说需要把这些情况告诉她的学院,而学院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她妈妈,而李雪琴不想让自己的妈妈知道,因为他的父母早年离婚,她不希望妈妈因为她担心,而只是希望心理医生能够帮助自己治疗好抑郁症。
而之后李雪琴到纽约大学读硕士,她说北大校友聚会的时候,自己会觉得格格不入,因为满场都是风投、金融、金钱,而她只想聊聊理想、书籍和感情。之后,李雪琴就从纽约大学退学回北京了。
我自己的高中同学,大学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在清华念了一个月,就给自己高中班主任写信说,“老师,我对清华很失望。我想退学回去复读,明年考北大!”
我的高中班主任给她回信说,“北大跟清华也一样。”打消了她退学复读考北大的念头。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不知道我们家长是否能够理解这些这么优秀孩子的不适应。
初高中混得好的、大学混得好的和最后社会上混得好的,往往不是一批人。
就像两次高考状元的本文开篇的主人公刘丁宁在视频里说的,她说在我们初高中的考核体系中,就是单一的考试定终身,那时候的第一,可以在学校横着走,但是殊不知,到了大学,一下子变得多元了。
像我也在高校,高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孩子轻生,在这些轻生的孩子中,很多都是曾经的优秀学生,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不优秀,或者无法适应大学或研究生生活。
比如,有一位女生本来是英语班的,他们如果是班级前3名,可以转专业到更好的基地班,这个女生本来之前确实在前3名,结果最后一次考试没考好,不在前3名,自己无法接受,就跳楼自杀了;
还有一位女生非常优秀,有优秀的男友,当时也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之后在工作单位实习了一个月,回学校笑呵呵的跟自己的师弟师妹们吃饭后,回宿舍自杀了,留下的遗书说,自己无法适应工作的社会,无法接受自己在工作单位不再是最优秀的;
还有一位男生考上了研究生,刚入学2个月就从楼上跳楼自杀,留下的遗书说,自己看看自己的前途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
所以,这些优秀的学生学到了知识,学到了道德,学到了思想,但是因为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和人性,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再优秀,而放弃了自己...
说实话,在大学里或者社会上,混得好的,经常是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他们适应能力极强,可以在新环境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迅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并能够不断的从自身和周围环境获取能量,让自己不断的向前走...
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充斥于校园的只要学习好成绩高就是一切的美好泡影,往往会让曾经在校园优秀的学子到了更大的一个池子里无法适应,于是,出现各种问题。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成熟度。
高中毕业的时候,这个孩子除了会学习,是否具备对社会、对人性、对人际等起码的认知?
这个孩子除了从书本上认识这个社会,是否已经从真实的社会中认识了自己未来要面对的人和事?
所以,做为家长,其实我们有时候需要把学校里缺失的这些内容帮孩子补充上。
我们想要的是孩子一生幸福,而不是仅仅,小学初中高中幸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