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亲身经历,你就只能活在廉价的观点当中


很多时候,只有去亲身体验了一件事情,你才会真正知道这件事对你自己而言最大的意义在哪里,甚至会发现和自己当初所关注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以及自己的想象,就觉得有些东西就是如此,甚至仅仅因为觉得自己了解了,就阻止了自己去体验的机会。不去亲身体验,你所拥有的永远只是一些廉价的观点和自证预言,对你的价值远远比不上一手的经历。
比如如果我让你来想象,你去美国交流一个星期的话会遇到哪些和国内不一样的地方,你可能会考虑到租房、消费用的是美金、语言交流、交通出行等等这些方面,但是去网上看各种各样的从不同重心去描述的个人体验远远比不上自己亲自来一趟。来个两三天,你就基本上就能够知道这些细节该如何应对,然后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其他地方。所以你之前关注的重心,其实也许只是亲自来之后一个星期以内就可以迅速了解或者熟练掌握的重心;而一个星期以后的那些东西,你通过看帖子很难想象得到,或者都是一些零散的因人而异的东西。不去亲身体验,你就很难想象出国之前花了那么多时间在网上看的关于消费、租房、交通、语言交流的攻略,来这里之后几天之内就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也很难想象你之后会从哪些地方找到自己感到有意义的关注点。
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出国交流的攻略,既没有生活方面的攻略,也没有学校交流方面的攻略。我想呈现的只是自己到美国交流的这几天里,我的一些真实感受。

1.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最佳的方式是找到一个有经验的人带你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或者生活时,一个有经验的人很关键,他的帮助能够帮你省下很多时间和不必要的麻烦,让你快速掌握这里的节奏,从而不将注意力浪费在一些琐事上,而是能够更快的让自己专注于更有意义的方面。我租的房子里有一个在当地生活了一年的学长,我很多不懂的地方都直接问他,这比我向微信上加的一些在美国读书的学长问问题要有效多了,而且遇到事情就微信别人也不太好,自己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解决又会花费不必要的力气。我到达的第一天下午,他就开车带我去了当地的三家超市,告诉我一般去哪个超市买哪些东西。晚饭一般都是自己在家里做,因为这样最经济。还有校车路线,中午一般吃学校外面的哪些餐馆,常用哪些APP,午餐一般多少刀,电话卡,储蓄卡这些问题,从他那里我很快就知道了最佳实践,省去了自己折腾的时间。如果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没有室友,我就只能在微信上问很多问题,回复还会有时间差。并且没有人开车载我去超市,我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做饭。实验室也是同样的,有人在你开始做课题之前给你一些建议,能够让你省去很多踩坑的时间。
2. 多和那些有经验的人交流,这是一种比上网看总结有效得多的方式
想要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从而帮助自己做出规划,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和不同的人,比自己有经验的人沟通。这次来到美国,我的和不同的人沟通的想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心中有很多关于留学申请以及我所在专业的问题。虽然之前看了很多帖子,但是面对面交流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足够真实,也是最新的一手动态。交流过后,综合不同人的意见,你会感觉想法清晰了许多。而我在网上看完经验帖的感觉往往是很混乱,因为你自己拥有的关键问题并不能像面对面沟通这样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看完之后往往感觉说了很多,但是能对自己产生价值的成体系的信息却很少。我的室友本身就是和我一个专业的学长,读的授课型硕士,我们还去过另一个学长家吃饭,他也是EE专业,读的研究型硕士。我就和他们沟通了很多我们专业申请美国硕士的问题,包括他们申请时候的科研背景,绩点,申请学校的选择,硕士和博士的选择这些,还了解了以后在美国的就业前景,找实习,职业规划这些。多沟通,很多一直以来想知道的问题瞬间就变得更加清楚。
3. 也许你觉得没有社交并不会影响什么,但是社交是生活的调味剂
我的感受,也许你不主动去认识别人好像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你还是能够自己坐校车,中午去吃饭,去实验室自己搞课题,用谷歌地图看看周围有些什么地方,回到住处自己放松一下,学习、生活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社交给我带来的就是改善我的心情,让我在做事的时候感觉游刃有余。去注册的那天,我就认识了一个也是来做暑研的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我们都是刚到学校,所以一起去吃午饭,逛了一下,一起去找实验室的楼,那一天我还被大雨淋湿了全身,但是我觉得很开心,心情没有受到影响。后来室友带我去另一个学长家吃饭,都是大家自己带一点菜过去,现场做,吃饭的时候都是九点过了,但是觉得很充实。实验室也有很多学长,你主动和他们交流,他们除了会给你一些课题上的建议,生活上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刚来美国4天,凑不了5条了,虽然这些总结看上去不值一提,但是观点是廉价的,只有经过事实或数据支撑的观点,才是一个完整、可靠的观点,通过我亲身经历总结的这些,至少对我来说,就不再是空洞的言论;认知不等于学习和成长,有了亲身体验巩固的认知,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嵌入你的生活中,对你产生价值。
最后,从我有限的相册中,提供一点德克萨斯州当地的风土人情:
我是从北京直飞休士顿,由于飞机是从北极飞,而德克萨斯州在美国南端,所以航程很长,将近14个小时。即便如此,经济舱睡觉不太舒服,基本上睡不着。到了美国之后开始倒时差,和国内时差是13个小时,因此我30号从北京起飞,到了休士顿还是当地时间30号:

我基本上没有倒时差的感觉,听说是晚上不容易睡着,然后到了下午会特别困,房东告诉我这个时候下午就不要睡觉,等到晚上再睡;
这边在餐厅吃饭平均每顿是8美刀左右,因此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做饭,午饭可以提前一天晚上做好然后带去公司或者实验室吃。厨房的设备和调料都很齐全:

这边的超市和国内的消费场所不太一样,外形像是仓库。并且购物习惯也不同,这边基本上是一周才来一次,一次性就会买很多东西,把一周的食材都买回去:

在亚洲超市里面你可以买到中文标的酱油、老干妈这些,以及水饺等等,普通超市里面我对价格印象最深的就是牛奶,一大瓶新鲜的牛奶只需要不到2美刀:

大学城(College Station)的公共交通不方便,Uber也比较贵,想要出行,车是必备,当然有室友的车坐也行。但是TAMU有自己的发达的校车系统,我的小区外面就有校车经过:

德州这里是大平原,天空很美,有时会突然下雨,伴随刮很大的风,但是一般都不会持续很久:


美国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校园里也有很多饮水口,但是当地的自来水含有很多矿物质,所以做饭和饮用的水一般都是买的矿泉水;
TAMU每年的一项重大赛事是橄榄球赛,由于和军方有联系,据说主场的时候还会有战斗机从球场上方飞过;
学校分东西校区,中间是一条铁路穿过:

这边开皮卡的人尤其多,室友说是因为德州油价便宜;德州的石油业比较发达,所以德州没有州税,警车也配的很好的车:

图书馆不需要学生卡就可以进入,里面的楼层如果没有标“Quite Floor”就可以说话交流,藏书很多,还有很多单人研读间:

大学没有围墙,道路基本都是开放的,但是没有许可是不能在学校内停车的,会被直接拖走。TAMU有一个叫Memorial Student Center(MSC)的地方,虽然是一个纪念馆,但是里面有食堂、商店、咖啡厅、打印店、会议室等等,还有很多沙发,供自习和讨论的地方,这是一个大厅,里面有人在弹钢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