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中央派到上海解决问题,功勋卓著,后官至副国级,享年87岁


1949年5月,在华野强大的攻势下,盘踞在上海的汤恩伯集团被全部歼灭,十里洋场顺利被解放。华野随后便按照事先的计划,组织军管委员会进驻上海,代行市政府的一切职务,尽力维护上海的正常运转,为上海的老百姓创造一个安稳的生产、生活环境。

不过上海市的情况比较复杂,军政事务实在太多,而军管委的工作人员又实在短缺,没办法尽善尽美的处理每一项事务。为了尽快弥补人力上的缺口,中共华东局与三野司令部联合决定从其他部门抽调一部分年轻干部,分派到上海军管委。陈锦华同志正是在此期间被调到上海工作,由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陈锦华的革命资历并不长,他1948年方才开始参加一些外围革命工作,1949年加入党组织,原本他在江苏某地委担任宣传干事,后来因为上海缺人手,他临时借调到十里洋场工作,主管轻工业建设。1952年,因为平时表现出色,陈锦华被调到中央任职,上级领导随后为了进一步培养他的个人能力,还将他保送到人大进修。

时间来到70年代中期,陈锦华已然成长为一名足够独当一面的干将。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之后,中央组建了一个工作组前往上海整顿吏治,肃清阴谋集团余党。陈锦华正是工作组的一员,他抵达上海之后,遵照苏振华将军的指示,在海军陆战队的协助下,开始逐步接管上海的军政大权。
在此期间,阴谋集团余党马天水等人还想垂死挣扎,妄图武力对抗工作组。好在陈锦华及时察觉到了危险,他连忙向苏振华将军发出预警,苏将军随即联合上海警备区的部队,对马天水等人进行“严防死守”,马天水最终陷入到绝望之中,只得主动向工作组“投降”。在肃清了上海的不良风气之后,陈锦华紧锣密鼓的开始展开“平反大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陆续为一些受委屈的老同志恢复名誉,让老同志重新复出工作,继续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后来,工作组被党中央解散,苏振华等人被召回,但陈锦华却被留在上海工作,担任副市长,主管工业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出台之后,上海有大量国企遭受重创,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陈锦华见状,便决定整合优势资源,将国企合并成股份公司,融入市场经济,自负盈亏,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也缓解了上海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很快,在陈锦华的推动之下,上海的几家钢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决定成立宝钢集团。起初,国务院对于这个项目是十分支持的,但后来,宝钢在工业区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故,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让国务院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关键时刻,陈锦华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继续建设宝钢,最终成功让该企业落地生根,成为上海的龙头企业。而宝钢也不负陈锦华的期望,很快便发展为行业巨头,每年为上海创造数不清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

1983年,陈锦华接到了新的任命,担任中石化集团一把手,职级为副部。他上任之后立即对中石化展开全面摸排、了解,随后为中石化定制了一个“走出去”的战略,在他的运作之下,中石化很快便成为一个庞大的跨国公司,列为全球五百强企业。90年代初,陈锦华被召回中央,负责深化经济改革,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繁荣。
1998年,陈锦华因为身体原因,退往全国政协挂职,享受副国级待遇。往后几年时间,他基本不怎么参与政务决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疗养状态。2003年,他主动申请退休,党中央在经过商议之后,同意了他的申请,并为他安排了住所,同时配备了保姆、秘书等随从,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晚年的陈锦华同志基本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只有在召开党代会的时候,他才会出席旁听,了解党中央的最新工作精神与民生发展状况。2016年,陈老因为心脏病住进了医院,中央领导人们闻讯后,陆续前来看望他。不久之后,陈老在北京某医院病逝,时年87岁。临终之前陈老叮嘱子女往后要紧跟党组织的脚步,扛起革命的大旗继续奋斗,争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