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领导筹建宝山钢铁厂,经常深入基层,官至副国级,活到了96岁


闽南,这个地带在我国一直都是战乱之地,无论是唐朝时期,闽南一带的民乱四起,让百姓的生活难以安定,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贪得无厌的日寇踏入了闽南一带,给闽南造下了不小的罪业,闽南一直生活在不安稳的社会环境中,但是幸好的是,闽南总有才人出,前有许天正将军协助陈元光平定了闽南一带的动乱,后有彭冲为了拯救人民、建设祖国劳心劳力一辈子,那这位伟人是如何拯救人民、建设祖国的呢?

在抗战时期,彭冲为了宣传抗战,加入到了芗潮剧社,编写了不少富有抗战热情的剧本,其中就有耳熟能详的《劝兄弟》。彭冲不但为宣传工作出了不少力,还和战士们一起抓到了不少伪军,许多伪军仗着那点用软膝盖换来的权力,经常找机会帮着日寇抓劳工和妇女,比日寇还没有人性。彭冲和战士们抓获伪军的壮举,为百姓们讨回了应得的公道。
等抗战过后,彭冲听从上级指令来到江浙一带担任地方干部,在江浙一带,因为在日寇的战火和反动派的贪腐下江浙一带百废待兴,彭冲看的心中一酸,便开始积极开展革新工作,这一项工作不仅让江苏、南京等地出现了许多不错的工业产品,还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工业水平,江浙一带在彭冲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复苏,一步一步前进。

而随着江浙一带的复苏,国家决定在上海建立一家重工业工厂,推动上海地区的第二产业的进程。为了这上海重工业厂的位置选择,可让彭冲等老一辈干部想破了头,经过了多日的议论与商议,最终确定了上海的钢铁厂的位置,彭冲且亲自命名为宝山钢铁厂。想必后世想到这宝山钢铁厂都会想起彭冲吧。
彭冲的革命生涯从抗战走到了新中国建设,中间经历了许多苦难最终才磨练出现如今的彭冲,无论是在战争期间,他不怕牺牲,带着战士们一起多次打退了大刀会的进攻,为整个抗战集体吸引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抗战人才,还是主抓地方工作的时候,彭冲展现了突出的规划建设能力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副国级干部路上的磨刀石,现如今的彭冲谁人不称赞一句:人民的好干部。

彭冲除了在这些明面上的事情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他在我国法律的发展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足迹。都知道在当时不完善的法律下,人民生活的没有任何人身保障,也许你只是嘴馋偷个瓜,就会被处以无期徒刑,这件事放到现在,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却是习以为常。可想而知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长此下去必然会给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不小的损害甚至是心理上的恐惧,因为没人知道,自己下一秒干的事情是否就触犯了法律是否下一秒就和家人天人永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彭冲凭借着多年与人民打交道的经验参与到了制定法律的工作当中,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保障,让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九十年代之后,彭冲因为身体已经逐渐衰老,就渐渐退出了领导岗位,这位为人民操心了一辈子的老同志虽然已经不再担任领导,却也总是闲不下来,只要找到机会,总会去关心一下老百姓的生活过得究竟如何了,是否有新的困难,是否还需要自己这位老同志。

彭冲的儿女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因为深受父亲的教导一个个都心系人民,希望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一个或一个的去从商、从政、从军,一个都没有停止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工作的步伐的。
这位为祖国和人民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在享龄96岁后去世了,可喜的是,这位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去世时是幸福的快乐的,他想看到的新中国在一步一步的建起,一步一步的稳健发展,他心中早已没有了遗憾,可悲的是,人固有一死,无论再伟大的人都会有去世的那一天。

彭冲的一生印证了一句古语:“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亦是泰山。但先人已逝,我们不能永远沉溺于悲伤中,我们要能感怀先人事迹,也能用这些事迹去激励自己,中国需要未来,他们将手中的棒子交给了下一代,那么下一代就要将棒子稳稳接住,这是传承也是中华人民的信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