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携妻子出席活动,邓公看见后打趣道:上海人怎么嫁给四川人了


革命的荣光是传承不息的,许多烈士的子女继承前辈的意志,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事业中,为民族解放与人民政权发展贡献心力,比如我们本期要介绍的李鹏,他后来成为国家核心领导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李鹏的父亲名叫李硕勋,他曾是中共的支柱人物,能文能武,才能出众,但可惜的是,他后来远赴海南工作的时候,不幸被叛徒出卖,光荣牺牲。彼时小李鹏方才3岁,跟着母亲在上海生活。可没过多久,上海的局势又骤然紧张起来,敌特倾巢而出,四处迫害共产党人。周总理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便紧急将大家疏散到外地避难,小李鹏与母亲被遣回老家重庆暂居。
抗战爆发后,母亲被党组织安排到保育园工作,而李鹏则被寄养在北碚一户吴姓爱国人士家中,吴家有一个后辈曾经在法国留学,主修水电专业,他经常给李鹏讲有关水电的基础知识,这勾起了李鹏对于工学的兴趣。许多年后,当李回忆往事的时候,直言自己第一次接触水电就是在重庆避难的时候,没想到后来兜兜转转,竟与水电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1941年,蒋介石阴谋搞独裁,开始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党组织担心李鹏的人身安全,便将他送到延安学习。在这方红色胜地,李鹏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下定决心要继承父辈的拼搏精神,为民族解放而努力奋斗。1948年,他被选派到莫斯科留学,恰巧任弼时同志当时正在苏联养病,留学生们便结伴去看望他,在此期间,他叮嘱他学生们将来选择专业的时候,尽量选理工科,国家正缺这一领域的人才。
李鹏谨记任的教诲,思前想后,选择了自己当初很感兴趣的水电专业。1955年,他学成归国,从基层岗位干起,一步步升迁为国务院高干。任期内,他做出了耀眼的政绩,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属拍板决定建设三峡工程。除此之外,他还力排众议,从国外引进核电技术,并在广东筹建核电站。

1985年,大亚湾核电项目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鹏带着妻子朱琳同志出席了活动,邓公当时也在场,他看见李鹏夫妇后,马上热情的打招呼,随后又打趣一般的问朱琳:上海人怎么远嫁给一个四川人。朱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邓公,一下子愣在原地,憋红了脸。就在此时,李鹏回了一句“云南人也嫁给四川人了”。
是啊,邓公是四川人,邓公的夫人卓琳是云南人,两人本没有交集,却因为革命走到了一起,最终生出感情,步入婚姻的殿堂。李鹏与朱琳也是如此,两人一个出身上海,一个籍贯四川,本是天各一方,后来因为工作来到东北,相识、相知、相恋,1958年正式结为革命伉俪,一起携手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

1988年,李当选国务院一把手,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策划建设三峡的具体方案。从工程选址到资金筹备,再到施工人员招募与培训,他事事都要亲自过问。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三峡建立水利工程,虽然会给财政增加巨大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旦工程完成,下游湖北、湖南、江苏等地的水患将彻底解决,每年至少可以挽回数十亿元的损失,除此之外,三峡还会提供大量电力供华中、西南地区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1998年,他离开国务院,转往全国人大任职,2003年宣布退休,晚年的他基本不再过问政事,终日与书籍、画报为伴,闲暇时还会和妻子一起出门旅游散心,日子过的宁静、闲适。他在晚年还将自己的日记整理出版,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反响,读者们从他的日记中了解到了过往各个历史时期的伤痛与荣光。另外,出书所得的稿费他一分都没要,尽数捐给了慈善机构,用于扶助弱势群体。

李鹏生于战乱年代,他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信仰绝对坚定,政治上绝对可靠,他亲身参与了人民政权的建设,排除万难谋发展,一心一意求进步,带领老百姓走向富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他是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