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市原副市长,后被诬陷为“头号走资派”,儿子官至正国级


1972年,原公安部长谢富治离世,公安部一时群龙无首,急需一个人主持大局,周总理在与中组部的领导商议过后,拟定了一个候选人名单交给毛主席遴选,但主席觉得名单上的候选人都难堪大任,还不够资格接管公安部,在主席心中,唯一适合的人选是曾山同志。

曾山参加革命的时间较晚,一直到27岁那年,他才在长兄的引导下加入中共党组织,从事传递情报的工作。土地革命开始后,反动派大搞白色恐怖,肆意残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曾山一家人很快便被敌人盯上了,他的父亲某一次在传递情报的途中被敌特逮捕,最终在狱中被折磨致死;他的母亲一直遭受迫害,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他的长兄、胞弟也先后被敌人逮捕杀害。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打倒曾山,反而愈加坚定了他继续革命的信心,他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告慰家人们的在天之灵。1929年,他被安排到后勤部门工作,任期内,他全权担负起替红军筹集粮草和活动经费的任务,在他的努力下,红军战士们人人都能吃上饱饭,发到军饷,军心和士气一直都很稳定,也正是因为他的支持,党中央才能指挥红军进退自如,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拼死战斗。

1935年,曾山被派往莫斯科学习,一直到抗战爆发后,他才被紧急召回,党中央指派他到南昌协助陈老总改编新四军。1938年,新四军正式成立,曾山再度肩负起后勤重任,他以安徽、江苏等地为依托,广泛发动群众支援新四军,协助人民武装抗击日寇,保家卫国。
1940年下旬,曾山觉察到国民党军在皖南有异动,随即将党委诸多机关迁移到江苏驻扎,以防万一。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在次年年初,国民党军便偷袭了新四军主力部队,给我方造成了重大伤亡。新四军重组之后,他担任部队的核心领导人,与陈老总、饶漱石等人一起管理部队。后来,陈、饶因为工作上的问题生出了嫌隙,也是他居中调和,极力避免嫌隙进一步扩大,有效的维护了党内团结。

解放战争爆发后,曾山就任中共华东局的高干,粟裕将军指挥部队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在后方筹措物资支前,同时还发动群众为解放军运送物资、收纳解放军伤员。山东彻底解放后,曾山又有序安排行政干部进驻济南、青岛等城市,尽快恢复城市运转。1949年,他跟随三野南下,上海解放后,陈老总钦点他进入上海市政府担任副市长,主管财政工作。
建国后,曾山被调到中央任职,主持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协助计委重构了国民经济。1960年,他出任内务部长,主管社会福利保障与救灾工作,任期内,他联合劳动部、民政部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福利政策,惠及亿万百姓,同时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党中央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派遣解放军或者专业救援团队奔赴灾区赈灾。

动荡时期,他被指为“头号走资派”,不但被开除了公职,而且还一度失去了自由,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屈服,自始至终保持着气节。一直到913事件爆发之后,他的处境才稍稍有所好转。1972年,毛主席有意安排他担任公安部长,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激动,马上写了一封信给党中央,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然而,令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中组部拟定好了任命文件,正准备下发的时候,曾突然旧疾复发,倒在了家中。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震惊,总理怎么也没想到,曾山同志会这么突然的离去,总理一时神伤,不禁泣下热泪。党中央随后为他举办了追悼会,并将他的遗体葬入八宝山。

曾山同志与妻子一共育有7个子女,其中最优秀的当属长子曾庆红,他一度官至正国级高干,是共和国第三代领导团体的主心骨;其他两个儿子则先后参加解放军,后来也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少将,现如今已经光荣退役,开启了疗养生活。曾家可谓是模范革命家庭,家中三代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挥洒了无数的热血与青春,他们一家人值得我们尊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