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上海副市长,85年接替刘复之的职务,后出任海南省一把手


1985年,刘复之同志离开公安部,转往兄弟单位任职,党中央在经过充分的讨论之后,决定由阮崇武接替刘,全面主持公安部的一切工作。阮崇武曾辗转多个部门任职,行政经验十分丰富,必定能做出一番不凡的业绩来。

阮崇武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战士,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过多场革命战争,建国后,他被分配到呼和浩特市担任主政官。阮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对于共产主义怀着深深的憧憬,他很早就加入了党组织,成为父亲的接班人,24岁时,他被安排到沈阳某工厂担任工人,1962年,他被国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自此离开了一线,转往科研机构工作,
动荡爆发后,知识分子出身的他被列为“右派”,随即遭到抨击和批斗,一度被撤销了所有公职。一直到913事件之后他方才重新回到体制内,在上海某部门任职。动荡结束之后,外交部急缺人手,党中央鉴于阮崇武曾在苏联留学,有过国外生活的经历,因此便将他选中,安排他到西德大使馆工作。

临走之前,负责外交工作的姬鹏飞同志特地找他谈了话,勉励他到国外多听多看少说话。他遵照姬鹏飞的指示,到了西德之后事事小心,处处谨慎,一切听从外交大使的安排,绝对不做计划之外的事情。1983年,他又被召回国内,出任上海副市长。
当时国内外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的建设重点已经从二三线转移到了一线和一、二线交界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上海到南京之间这几个城市。当时按照党中央的设想,上海应当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向嘉兴等地进行辐射,打造一条“环沪”经济带,先富带动后富。

阮崇武为了实现党中央的计划,可谓是殚精竭虑,一刻也不停的开展工作,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一直到1985年,党中央调他到公安部接替刘复之的工作,他上任之后延续了刘复之的“严打”政策,继续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稳定,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993年,中组部的领导突然在人民大会堂找他谈话,询问他对海南有什么看法。阮崇武表示海南的地理位置优越,完全可以利用沿海的优势发展起来,成为珠三角的延伸经济区。中组部的领导紧接着又问他愿不愿意到海南工作,他稍加思索,郑重的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党组织的一切安排。
当年1月下旬,他带着希望和决心来到了海南,在办完了交接手续之后,他马上带着秘书和司机四处考察,从海口一直转到了三亚,走访了无数村寨和城市,充分了解了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风土人情,并很快为海南规划了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一手抓工业,一手抓旅游业,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值得一提的是,阮崇武是最早发现永兴岛旅游价值的干部,他在考察了永兴岛之后,明确这里可以修建机场、酒店等设施,打造配套产业链,为旅游铺路。海南省委后来也确实按照阮崇武的构想去建设永兴岛,果真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阮崇武是一个很“与众不同”的干部,他不喜欢开会,觉得这样会拖慢行政的效率,他主张有事就直接向自己汇报,自己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必要开会商讨半天,搞得大家身心俱疲。
除此之外,阮崇武还很少参加公开活动,像是什么工业园开业剪彩、重大工程奠基仪式他一概不参加,因为他觉得这样纯粹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益可言。在他的带领下,海南迅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跃成为新兴的经济重镇。不过阮崇武在海南还是有一些遗憾的,比如他未能成功开发杨浦,这里是上一任老省长亲自圈定的开发区,是海南下一个重点建设区域,承载着海南人未来的希望。

但由于资金不足、政策限制等因素,杨浦的发展处处受限,原本计划5年完成的初步建设,一直拖了7年还没做完。阮崇武想要延续老省长的意志,将杨浦建设完善,但可惜的是,他拼尽全力也未能突破客观限制,杨浦还是迟迟发展不起来。1998年,他离开了海南,转往之全国人大工作,新世纪初离任,开启疗养生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