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4岁官至正国级,疾恶如仇,曾以铁腕反腐打掉副国级大老虎


朱镕基总理的童年很是波折,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已经染病离世,母亲也在他9岁那年亡故,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依靠,成了一棵无依无靠的“小草”。好在大伯比较怜悯他,主动担负起抚养他的重任,并且还出钱供他读书。他也不负大伯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是同龄人中的翘楚。

中学毕业后,朱镕基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招生考试,顺利被录取,在选择院系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机电专业。该专业学术知识庞杂、繁琐,堪称清华最难的专业,但朱总理并未因此知难而退,他沉下心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专业课上,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参加各种读书交流活动,期间在同学们的引导下了解到了红色思想。
1948年下旬,解放军包围北平城,随后开始派人与傅作义谈判,希望能劝其阵前起义,继续顽抗只有死路一条。在此期间,朱镕基全力配合党组织的相关工作,最终顺利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校党委分配他到政府部门工作,往后数十年间,他历任副处、副厅局级干部,曾多次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规划与执行。

80年代末,朱镕基偶然得知上海正在体制内公开招募副市长,于是他便想去试一试。与朱总理一起竞争的干部有十几位,其中不乏一些老革命同志以及从基层升迁上来的新锐干部,他们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不输朱总理,这让朱总理倍感压力。好在他准备充分,顺利通过了笔试和第一轮面试,在最终的拉票演讲上,朱总理一改往日谨慎的态度,大胆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并且鲜明的表达了自己未来治理上海的诸多政策。
这为他赢得了大量选票,最终,他以巨大优势胜选,成为上海新一任副市长,主管财经工作。他正式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审计人员去财政部门查账,当天便抓到了好几个贪官,此事很快传遍了上海官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大家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人物,往后自然处处小心,不敢有任何不轨的图谋。

90年代初,朱总理出任上海市委一把手,任期内,他力主开发浦东,由此将上海推向了发展的高峰,另外,他还大搞基建,修缮公共设施,打造宜居环境,吸引人才来上海发展。1991年,63岁的他被调到国务院工作,次年当选政治局常委。1998年,朱总理正式主政国务院,成为江总书记的“好搭档”。
彼时中国经过十余年的经济改革,已经积累了巨量财富,这让一些居心叵测者起了觊觎之心,他们仗着手中的权势胡作非为,以公谋私,大搞贪污,将中国政坛搞得乌烟瘴气。比如当时轰动一时的“远华案”,赖昌星之所以能如此猖狂的搞走私,就是因为背后有一大批干部为他充当保护伞,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公安部副部长李某。

朱总理在了解到案情之后,马上严令中纪委、公安部、检察院等多个部门联合介入调查,誓要将赖昌星背后的势力全部挖出来。不过此举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党内很快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应该得过且过,以免影响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但朱总理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必须要将所有贪腐分子都“打下马”,江总书记对他表示支持,并明确告诉他,党组织是他坚强的后盾!
最终,经过3年多的奋战,“远华案”的所有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其中不乏厅局级的高干,甚至还牵扯到副国级干部参与其中,可谓是触目惊心。在结案之后,朱总理还专门约某官媒做了一次专访,在谈到办案过程的时候,他表示确实受到了不小的阻力,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整治腐败的决心,贪腐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朱总理的高压打击之下,贪腐现象一度绝迹,大批贪官被抓进了监狱,政坛又重新恢复了清名。2003年,朱总理卸任,退居幕后,但他对贪腐的态度却被延续了下来,往后数十年间,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一府两院”加大力度整治官场乱象,先后打掉了多个贪腐集团,有力的维护了公众利益,保持了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