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在动荡时期可谓是“风云人物”,他先是靠着“闹革命”掌握了上海的军政大权,紧接着又在张春桥的推荐下进入中央工作,甚至一度被毛主席当做接班人培养,当时很多人为了争取政治资源,都选择和顺从、迎合王洪文,倒是许世友将军一直对王洪文持有保留意见,敢于在一些事情上反对王洪文。
王洪文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动荡爆发之后,他靠着党同伐异迅速“发迹”,只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便成为了上海市的领导人。此后,为了进一步攫取权力,他开始愈发肆无忌惮的“闹革命”,经常在上海开批斗会、举行游行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上海警备区的首长廖政国为了维持秩序,保护无辜的人民群众,数次派遣部队进驻上海市区,制止批斗会等一系列活动。
这让王洪文和张春桥等人很是不满,他们随即开始针对廖将军,指责他是“反革命分子”,要将廖“打倒”。廖将军的处境随即变得糟糕起来,他随时都有可能被革职查办,危急关头,许世友将军伸出了援助之手,以南京军区司令部的名义将廖调到南京工作,帮他虎口脱险。
其实许世友自己也受到过冲击,从1966年到1969年间,不断有人抨击、指责他,给他“扣帽子”,翻他的“黑历史”。许世友一度被逼得躲进了大别山,好在后来毛主席出面为他解围,他这才险险逃过一劫。当然,许世友之所以被冲击,少不了张春桥和王洪文在背后推波助澜,也正因为如此,许将军对张、王一直没有好感,许将军去北京开会碰到张、王甚至从来不主动打招呼。
1973年,在张春桥的极力引荐之下,王洪文进入中央工作,当年下旬,毛主席想要立王做接班人,遂提议让王担任中央的副主席。中央委员会随后在京西宾馆开会商讨此事,当时大多数参会的同志都保持沉默,不发表任何意见,但许世友却旗帜鲜明的表示,王洪文不能当副主席,因为其资历太浅,工作能力也并不突出,不足以胜任该职位。
不过王洪文当时有毛主席背书,所以还是顺利当上了副主席。毛主席对王寄予厚望,手把手教他如何行政、施政,就连会见外宾的时候也都带着他,希望他能快速成长起来。但让毛主席失望的是,王洪文的资质太差,很多东西只学到了皮毛,根本没有把握到精髓,在行政方面他一贯机械、教条,只知道生拉硬套而不知变通,结果犯了不少错误。
后来,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决定放弃对他的培养,转而将注意力放在邓公的身上。而王洪文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当即开始排挤、针对邓公,不断捏造证据诽谤邓公,给邓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1976年下旬,毛主席离世之后,王洪文开始密谋夺权,华国锋同志等一众老同志察觉到异常之后,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准备和阴谋集团抗争到底。
9月中旬,许世友被召到北京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期间他全程佩戴手枪,以防不测。除此之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还语气强硬的回怼了江青,警告对方不要再无理取闹,否则别怪自己不客气!随后,在军委碰头会上,叶帅指令他到南京去和聂凤智两人一起稳定部队,他在临走之前立下军令状,表示自己一定不辱使命,如果出了事,自己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10月初,党中央采取雷霆手段止息了动荡,逮捕了王洪文等人,历史也由此迎来了崭新的一页,而许世友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离开南京回到广州军区继续履职,1979年,他亲自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战役指挥,1979年中旬,他辞去职务,从广西前线返回南京,过起了疗养生活。
晚年的许世友将军以饮酒、打猎为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医生曾经多次叮嘱他要适量摄入酒精,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但他总是忍不住想要喝酒,结果诱发了肝癌。南京这边医疗条件有限,因此军区的同志想要将许世友安排到北京协和医院救治,但许世友却坚决不去,他一再要求留在南京接受保守治疗。1985年,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遗体被葬于大别山中。现如今,许世友的陵园经过修整,已经成为一个小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去参观、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