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旬,动荡的苗头慢慢浮现,国内一时暗流涌动,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陈云对此一无所知,他当时正在上海疗养,缺席了好几次党中央的工作会议。当年8月,在江青等人的主导下,党内开始对少奇同志进行批判,陈云很快受到波及。
康生在一次会议上公然向陈云发难,他声称陈云在主管国家财经工作期间,悄悄执行资本主义政策,这严重违反了共产主义制度;除此之外,康生还表示陈云不服从党组织和毛主席的指挥,想要“自立门户”,这是脱离集体的恶劣行为,是“个人主义”的典型。
这让陈云一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随即在10月的党代会上公开做检讨,承认了自己过去在施政上存在错误,并请求同志们原谅。1967年,经由党中央决议,陈云被取消政治局委员的资格,往后不再列席政治局会议,这意味着陈云的处境已经十分微妙了。1968年,康生再度将矛头对准了陈云,称他曾经搞过“修正主义”,陈云为了缓解舆论压力,又被迫做了检讨。
一直到1969年的“九大”上,陈云的问题仍是大会讨论的焦点,不过毛主席此时站了出来,力保陈云,也正因为如此,陈云并没有受到进一步迫害,甚至还被选为中央委员。后来毛主席又想要恢复陈云政治局委员的身份,但因为阻力过大,未能如愿。不过在“九大”闭幕后不久,中苏关系便全面恶化,战争一触即发,党中央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局,选择将党中央的领导人都疏散到西北、华东、华南去,其中陈云被安排到江西暂居。
在陈云临走之前,毛主席特地嘱咐汪东兴,要对陈云施加保护,不能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主席打算将来重新启用陈云,让他继续为国家建设出力。陈云到了江西之后,因为怕惹上什么麻烦,所以一直深居简出,很少参加什么公开活动。
另外一边,韩先楚听闻老首长到了江西,便想要登门拜访,但陈云怕牵连韩先楚,所以便婉拒了他的拜访。韩先楚不是个怕事的人,他随即再次写信给陈云,请求相见,陈云这一次没有再拒绝,两人在陈云的住处见了一面,期间相谈甚欢。韩先楚在临走时告诉陈云,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及时给自己打电话,自己会想办法予以解决。
从1970年开始,陈云摒弃杂念,开始潜心学习《资本论》等著作,借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并撰写了很多心得体会。1971年,林彪出事之后,陈云陆续写信给党中央,揭发林彪曾经犯下的诸多过错。1972年,毛主席召回了陈云,安排他到国务院财经部门工作,至此,陈云的处境才慢慢转好。
1973年,国内又掀起了一阵“左倾”风潮,不仅阶级斗争更加严重,而且工农业又重新出现了“浮夸”现象。陈云对此深恶痛绝,他在国务院的工作会议上再三强调,增产的前提是保证质量,否则增产毫无意义,完全是浪费资源。有居心叵测者以此为借口,向毛主席告陈云的状,称他在搞“右倾”。毛主席完全信任陈云,所以没有对他采取任何处罚,反而鼓励他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行政、施政。
1975年,陈云因为身体不适,被迫离开一线前往上海疗养,期间他通过收音机和报纸了解到文艺领域正在搞“破旧”运动,很多老艺术家受到迫害,一些流传已久的艺术形式也被突然叫停,陈云为此痛心疾首,他认为再这样下去,中国传统艺术将遭受灭顶之灾。1976年中旬,毛主席病重,国内的局势再度纷乱起来,谷牧同志为了防患于未然,借着探望的名义来到陈云家中,商议未来该怎么办。
陈云表示,必须要坚持斗争,不能对王洪文等人做妥协;其次,要坚持毛主席的思想;最后,要团结老同志,不能“各自为战”。动荡被粉碎之后,陈云又接连提出了好几个建议,他希望党中央能遵从华国锋同志的领导,同时也要加紧培养年轻干部,避免青黄不接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一定要请邓公复出主持大局。而到了80年代,陈云被选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成为邓公的得力助手,协助邓公办了很多大事。80年代末,他正式退出政坛,1995年,他遗憾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