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经由政治局同意,华国锋同志出任军委主席,不过他对于军事不甚了解,在管理部队方面缺少经验,因此只能找别的同志辅佐自己。在经过一番仔细遴选之后,华国锋同志将目光放在了苏振华将军身上,苏是军人出身,对于部队的情况很是熟悉,是可以信赖的对象,因此华国锋同志便提名他帮助自己协理军委日常工作。
苏振华出身红3军团,是彭老总手下的悍将,曾经参加过多次恶战,立功无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在湘江与敌人展开激战,苏振华奉命率部断后,他指挥800余部下,坚守阵地三个昼夜,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猛攻,成功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进入贵州之后,苏振华又请缨充当先锋,一路上接连突破多道封锁线,令敌人闻风丧胆。
抗战时,苏振华与罗瑞卿将军联合指挥八路军某支队进军河北,在平西一带建立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并很快将部队规模扩大至2000余人。这引起了河北日军的忌惮,为了剿灭平西的八路军,日军纠集重兵,分三路进犯平西根据地,一路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苏振华得知敌人进犯的消息后,马上针对性地做出了反击部署,他一边安排机关担任撤退,一边命令八路军和民兵部队依托有利地形,节节阻击敌人,消耗其锐气。
敌人不熟悉平西一带的情况,一直在山里兜圈子,根本找不到八路军。而八路军则四处出击,不断出动小股部队袭扰敌人,让敌人应接不暇。最终,日寇耗光了锐气,官兵疲惫不堪,无心再战,只能选择撤走,八路军大获全胜!
解放战争后期,已经是兵团政委的苏将军跟随刘、邓二位首长进入西南追剿国民党残军,贵州解放之后,他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省委书记,主管一省军政要务。彼时的贵州还盘踞着诸多土匪和国民党残军,这些人啸聚山林,经常打家劫舍、残害老百姓,甚至敢于袭击解放军土改工作队,堪称恶贯满盈。苏振华对此绝不姑息,他命令麾下部队分散进山,对每一座山岗、每一道沟壑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旦发现土匪便就地消灭!
这一招很是管用,短短1年时间,解放军便歼灭了上万土匪和国民党残军,为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宁、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1954年,国务院急召他入京,随后周总理亲自接待了他,并询问他对海军的工作有什么看法。苏振华马上就意识到,组织上打算将自己调到海军部队任职,可自己对于海军的工作一窍不通,因此他直截了当的告诉总理,自己想继续留在陆军,不想去海军。
总理则表示,这是毛主席的意思,如果苏振华不想去,可以直接找毛主席请辞。眼看总理搬出了毛主席,苏一时哑口无言,只能顺从总理,离开贵州军区,到海军部队担任副政委。1966年,他受动荡影响,被免去公职,一直到1973年才重新回归海军,1975年,他又升任军委常委。
1976年,党中央委派他到上海清剿阴谋集团的残余势力,他到达十里洋场后,马上请求当地海军协助,借助海军的力量与马天水等人斗争,最终成功控制了上海的局势,平息了乱局,让上海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兴盛。1977年,他入选政治局委员,成为华国锋同志的得力助手,帮助华国锋同志处理了很多军事上的棘手难题。
不过后来随着华国锋同志逐渐淡出核心权力圈,苏振华也离开军委,重回海军部队任职。1981年,海军部队接连爆发好几次重大失误,苏振华当即成为首要问责对象,邓公接连对他提出批评,勒令他必须做出检讨。苏振华对此又气又急,但又无可奈何,长久的压抑最终导致他患上了恶疾,他于1979年不幸离世。
苏振华将军的后人们都是栋梁之才,长子曾经在军校就读,毕业后短暂在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被调到某情报研究所任职,新世纪初,他以副师级干部的身份退休;次子在经济领域很有建树,后来被某外资公司聘为高管;小女儿早年在军医院学习,主修外科学,90年代初,她看到商海大有作为,便果断辞去公职,到南方经商,主做医疗器械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