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市首任市委书记,1955年被撤销一切职务,1975年病逝在狱中


1948年中旬,为了增强中野和华野的交流与配合,党中央决定将陈老总从华野调往中野工作,华野的军政事务暂时交由粟裕将军一人全权管理。粟裕打仗是把好手,但行政能力着实不强,根本无法处理华野内部的一系列琐碎事务。无奈之下,粟裕只得向党中央求助,希望党中央改派其他干部到华野,帮助自己管理队伍。党中央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遣饶漱石去协助粟裕,帮他摆平后顾之忧,让他能安心带兵打仗。

饶漱石是老革命同志,他16岁时就开始参加学潮运动,20岁那年他参加共青团,2年后转为中共党员。在土地革命时,饶漱石长期在安徽、江苏、上海从事地下活动,拥有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土地革命后期,他又奉命代表中共和共产国际接洽,替我方争取到了不少援助和支持。
抗战初期,他主要在国外活动,曾经多次在欧美发表演讲,号召民主人士支援中国的抗战工作,在此期间,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他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1940年,他回到国内,主要在安徽一带活动,党中央授意他要和国民党方面处理好关系,不能挑起矛盾,破坏抗日大业。饶漱石遵照党中央的命令,在国统区活动时处处小心,尽一切可能避免和国民党起冲突。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和民主人士交往,争取民主人士对中共的支持。

1941年,饶漱石奉命跟随新四军主力向黄河南岸挺进,结果在途径安徽南部时遭到白崇禧部袭击,新四军各部损失严重,军部更是被打散,军干部各自离散,互相失去联系。为了挽回局势,饶漱石一再劝解叶挺将军和国民党谈判,争取和平解决此事。叶挺最终听从了饶漱石的建议,下山请求面见白崇禧。
可谁料国民党军背信弃义,居然扣押了叶挺将军,同时加紧了对新四军的围攻。很快,饶漱石身边的警卫排被打散,他只身一人迷失在大别山中,不知接下来的该怎么办。危急关头,他决定去上海重新找寻党组织,为了隐藏身份,他将军装脱下来扔掉,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在山间活动,一路向东疾行。途中,有几个国民党兵拦住他,询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谎称自己的商人,不小心在山里迷路了,与此同时,他又从口袋里摸出几枚银元交给对方,对方果然眉开眼笑,马上放他离去。

1941年,饶漱石被编入新四军,担任政治部主任,职级在粟裕之上,与陈老总平齐,这也能反映出党中央对于他十分器重、信任。1945年,他前往延安参加“七大”,1946年他又出任中组部长,成为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1948年,饶漱石应粟裕所请,前往华野主持大局,他到任之后,迅速平息了内部的矛盾,维护了党内、军内的团结,粟裕正是在他的支持下,连战连捷,势不可挡。
建国后,饶被任命为中共华东局高干,兼任上海市委书记,任期内,他慢慢开始暴露性格上的缺点,大搞“一言堂”,这引起了华东局一些同志的不满,于是乎,大家便联名上书党中央告状。党中央为了维护团结,并没有处理饶漱石,只是将他调到中央了事。

1953年,他慢慢和高岗走到了一起,并开始秘密拉帮结派,和中央搞对抗。饶和邓公、陈云的关系很不错,因此他便主动拉拢邓公、陈云,向两人许以厚利。邓公和陈云党性原则比较强,断然不会做出“反党”的举动来,所以便主动向党中央揭发了此事。
毛主席还是比较爱惜高、饶的,因此一开始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而是在党内进行不点名的批评,主席希望高、饶能主动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但高、饶却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他们还抱有侥幸心理,打算顽抗到底。此举激怒了毛主席,主席遂召开党代会,狠狠批评了饶漱石和高岗。饶漱石这才幡然醒悟,连忙承认错误,并当众做出检讨,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在党代会结束之后,他便被中央警卫团的官兵逮捕,于1955年被撤销一切职务。1965年,他被送上被告席,判处14年有期徒刑。1975年,他在狱中病逝,临终前,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及,如果他当初没有和高岗干那些坏事,也断然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到顶部